荣耀与忠诚 作品

第864章 文明等级的碾压(第2页)

等遭到入侵的消息扩散并被多数乌氏部落相信,楼氏已经消灭了乌氏总体六成左右。而耗费的时间不过才将近两个月。

这当然是因为乌氏的势力范围不太大的关系,要是乌氏有匈奴人的势力范围,奔袭两个月可能还在家门口转悠。

“需要派人劝降吗?”楼冰问道。

楼令笑着说道:“他们的共主被俘,看着已经被吓破了胆子。就让那个……”,连乌氏共主的名字都没有记住:“让他亲自去劝降。”

楼氏的三股人马重新集结完毕,各自的损失只能说微乎其微,尤其还有那么多的仆从军,总兵力已经远超残余的乌氏各部落总和。

只要楼氏不输一场大的,已经归附楼氏的那些乌氏人,他们很难下定背叛的决心。

所以是,避免派去的自己人被杀掉或各种羞辱泄愤,让枯枝过去也不会影响大局,肯定是选择了后者。

跟楼令了解异邦更加实力为尊也有关系。

枯枝已经失去了自己的部落,别想着继续统领整个乌氏,甚至去了乌氏各部落聚集地不被杀死都算是保住一条狗命。

极可能枯枝现在比谁都希望乌氏整体沦陷,一来是自己倒霉愿意看到其他首领也倒霉,再来就是成功劝降其余部落会立下大功。

在枯枝被俘之后,对楼令说最多的话就是:你们说啊,要是战前派人过来劝降,我就带所有人直接投降了。

那些话在枯枝被俘前肯定不是真话。

等枯枝被俘亲眼看到楼氏的强大,话变成真得不能再真实了。

当前时代,诸夏列国本就在各方面强于异邦,而楼氏又在科研实力上处在诸夏列国的领头羊地位。

一个势力的实力在哪些领域最能够直接展现?肯定是军事了啊。

前来讨伐乌氏的这些楼氏私军,披甲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他们可以毫发无伤地顶着乌氏人射出的箭雨冲锋,乌氏的人看了不发怵才是怪事。

即便是到了近战状态,乌氏人手持近战武器,只有一种重武器可以对披甲的楼氏士兵造成伤害。

相反,楼氏私军的远程武器或近战武器太过犀利,只要乌氏的人被命中非死即伤。

那是什么情况?楼氏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乌氏则是连青铜时代都没有步入。

说乌氏还处在石器时代有点夸张,只是他们所拥有的青铜极其稀少,大多数人真就是使用石器。

乌氏的箭矢,不是打磨好的石头就是骨头,不穿甲都很难造成一箭毙命的效果;他们的近战武器也是以磨得锋利的石头居多,压根不可能对披甲的楼氏士兵破防。

倒是使用狼牙棒之类武器的乌氏人,他们攻击到披甲的楼氏士兵杀伤力更强。

在造物等级上,中原王朝一直领先周边的异邦,例如汉、隋、唐已经进入铁器时代,草原势力其实处在青铜时代。

知道第一个掌握冶铁技术的异邦是谁吗?他们正是东晋时期从鲜卑独立出去的契丹。

契丹的冶炼技术是从北逃汉人中学到,后来又扶持石敬瑭将冶炼技术补充完整。

所以在唐朝灭亡之前,契丹人已经掌握了很高超的冶炼技术。

至于为什么契丹要等唐朝灭亡才发力,发力之后又无法打到长江以南,直白说就是汉化过早,导致不够野蛮。

契丹有灭掉北宋的实力,可是他们太容易满足,愿意跟南宋分而治之。

实际上啊……,契丹人在外面有极大的影响力,使得到了现在之后,不少国家称呼中国使用“契丹”的读音。

至于掠夺了整个辽国的金人为什么打到长江以南又退回去?简单就是金军先是遭到了残余宋军的痛击,后面爆发了很大的内乱,给留了赵宋一条小命,可以在南边建立割据小朝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真要是金人不内乱坚定南下?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赵宋朝廷是什么鬼样子,压根不具备抵抗金军南下的可能性。 所以了,真以为赵构想成为完颜构啊?他是真的知道金人铁了心南下,当时的南宋是真的一点扛住的可能都没有。

再说点难听的话,南宋一直都没有北上收复失地的能力。这是从双方军事现状来讲,不加入其它方面。

要将南宋的其它方面加进去?南宋对比金国的劣势可就更大了!

为什么会那样?造成那种格局的直接原因就是赵宋的治国方式,注定光内耗就没了大半条小命,谈何收复失地或是进行扩张。

读书人的变质,便是从两宋开始。

朱元璋定鼎初期大肆屠戮文人,杀得是赵宋残存风气又在蒙元占尽便宜的那些文人,比较可惜的事情是朱元璋没有能力改变读书人的风气。

后来满清可以入主中原,靠得就是从赵宋和蒙元一脉相承下来的文人。这些文人才不管皇帝是谁,他们要得是乡里的控制权!

而到了天朝时期为什么要斗地主?想,好好仔细去想。说为了掠夺土地,不是蠢就是坏!光一个扫清腐朽之习性的理由就够了。

要是有穿越者穿到包括两宋以及之后的王朝?没有能力扭转读书人的习性,新朝的建立也只会是改个国号,其它压根不会发生变化,与西方的差距被越拉越开会是一件注定了的事情。简单就是当时的儒教会极尽地扯后腿,用各种方法和方式坏事。

因此有人就进行定义,儒教之后难有读书人,掌权尽是虫豸之辈。

到了需要追求科技进步的时代,不进步就要落后于其他文明,海贸做得极大之后,已经睁眼在看世界,结果北宋、南宋看似名臣或有气节的人,做事做不成,做成皆破事;以及明朝初期的“三杨”,以他们为首的文官集团,几乎将老朱家耍得团团转。

楼令没有太强的能力搞文教,在楼氏内部的教育主要以识字认数为主,学会了基本教育的人能搞出花样,会得到楼令最大的支持。

事实是什么?楼令搞出各种工具,研制出了合格的铁和纸张之后,楼氏新出现的大多数造物就是获得教育那些人,他们并发奇思妙想自己搞出来,证实在某些用途被应用下去。

“这一趟回去,我好像必须搞文教了啊!”楼令心想。

那是分封在即,哪怕为子孙后代计,楼令怎么都该把大一统理论写出来,最好是将武力大一统与文化大一统给阐述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