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之何处 作品

第282章 通用和福特,一柔一刚(第3页)

“ofCourse!”钱辉慷用力点头,然后回道,“4个到6个月的短暂求生过后,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应该进行中期适应的战略转型。”

“短期求生,中期适应,战略转型。”玛丽·宝拉重复了一遍这三个关键词,细细咀嚼其中深意。

片刻后,她继续追问:“怎么个适应法?又该怎么转型?”

钱辉慷回道:

“加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宣布在华建立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并与沪汽联合开发专属中国市场的纯电动平台。

同时,鉴于当前纯电续航和充电设施的短板,我认为,应该大力推广‘弱混’和‘插电混动’技术。

此外,还应该进一步推动供应链的本土化,以此享受中国政府的新能源补贴政策。

总之,想要不挨中国政府的铁拳之外赚中国市场的钱,就必须让中国政府意识到,通用汽车是‘自己人’。

这就是我初步设想的战略转型。”

对钱辉慷的论断,玛丽·宝拉同样不予置评。

三人后续又聊了一些大而化之的话题,这次视频会议便至此结束。

会议全程,三人都没有提及,发动力量让美利坚商务部撤回制裁令,以换取中国政府撤回刻意针对政策的话题。

玛丽·宝拉最后也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指导意见。

钱辉慷和谢翀维对此一点不意外,更不紧张,而是耐心等待。

跨国企业的运行机制便是如此。

很多时候,不是高管没有及时察觉市场的变化,也不是高管没有能力及时做出应对。

而是企业总部与某个大区之间的交流,客观上就存在不够及时的问题。

好在通用汽车总部对通用汽车中国公司的“钳制”,并不像其它很多跨国企业那样紧。

没过两天,玛丽·宝拉便以通用汽车全球Ceo的身份,代表通用汽车总部充分授权给钱辉慷、谢翀维,落实“短期求生”+“中期适应”的策略。

与通用汽车的柔软身段相比,福特汽车的脾性和动作便显得僵硬太多了。

在通用汽车高度赞赏和支持中国政府的时候,福特汽车总部的某位高管竟然公开表示:

都21世纪了,东方某个大国的贸易还不自由。

我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