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望远 作品

第334章 李老二都搞不定的事,你李恪能搞定?

李恪身上真有几分李世民的影子。至少他跟老头子一样,足够自信。

李宽不知道这小子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但不得不承认,他在回电中说得太特么的有道理了。

可这道理也只是他娘的表面上的道理!

蜀中那块地儿看似人畜无害,是大唐西南最重要的粮仓和税赋来源地,实际上呢?

处处拉后腿!

单单是一个獠人叛乱就从唐初打到了八世纪初,益州獠人、巴州獠人、雅州獠人、眉州獠人、壁州獠人等部落成规模的叛乱就没有消停过。

益州大都督府得以保留,除了防备吐谷浑和吐蕃,更大的原因是李世民要清理蜀、渝、黔、滇等地的獠人,将川渝黔滇变成大唐真正的大后方。

仅仅是贞观朝前十年,益州大都督府在西南的作战就有大小上千次,可见当地的情况之复杂。

獠人之患终李世民一生都没有搞定,不是因为当地獠人有多能打。

西南的情况跟当初的吉州有些像。

吉州土官靠着当地山民部落跟朝廷要好处,蜀中的豪族和土官也是同样的套路,他们与獠人部落乃至吐蕃、南诏勾结,以换取自身的利益保障,让朝廷对他们投鼠忌器。

更要命的是蜀中一直远离大规模战火,本地官府和地方豪族早已结成了利益同盟,对中枢的很多政令十分抵触,多数时候都是阳奉阴违。

李世民在蜀中清剿獠人的行动迟迟无法取得有效成果,李恪却能快速搞定当地的几大豪族,这不是扯淡吗?

李宽对蜀中局势的看法总结一下就是一句话:

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但关键时刻绝对有人扯后腿。

李宽只能说李恪太年轻,没有见识过人间险恶。

他根本不相信李恪,直接给老头子发报,让老头子派兵直接武力接管荣州。

李世民收到他的电文,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找来了房玄龄、宇文士及、温彦博和长孙无忌讨论起蜀中的情况来。

提到蜀中的情况,几位大佬就是一阵蛋疼。

没别的,在蜀中等地持续了近十年的对獠人的清剿行动,已经让那里从立国初期的天府之国变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