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柑橘的小胖子 作品

第267章 通商负责人的选择(第2页)

“哀家,总不能仅凭你一句‘觉得不妥’,便将这利国利民的大事搁置。”

她一字一顿,声音在梁柱间回荡,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这通商之事,就这么定下了。”

话音落定,如巨石砸入深潭。

北奇官员中,绝大多数人脸上都露出了喜不自胜的笑容,那笑容里混杂着贪婪与庆幸。

南庆使团那边,亦是一片欢欣鼓舞,彼此交换着胜利的眼神。

两方人马,为同一件事而高兴,只是那高兴背后的缘由,恐怕就大相径庭了。

就在这近乎尘埃落定的时刻,沈重的声音再次响起。

不大,却清晰地刺入每个人的耳中。

“太后既然已定下此事,臣,自当遵从。”

众人松了口气。

“但……”

所有人的心又提了起来。

他话锋一转,声音里带着一种决绝的疲惫。

“臣方才于殿上更衣,不慎感染了风寒,头晕体乏。”

“臣,恐怕已无力再担锦衣卫指挥使之重任。”

“臣,恳请辞官!”

满殿哗然。

这一次不再是压抑的惊呼,而是真实的、无法抑制的哗然之声。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疯子般的眼神看着沈重。

这不是请求,是抗议。

这不是辞官,是威胁!

是用自已锦衣卫指挥使的权位,用自已一身的忠诚与功绩,来做最后的抵抗!

“沈重!”

太后终于勃然大怒,凤椅的扶手被她狠狠一拍。

“啪”的一声巨响,清脆刺耳,让所有喧嚣戛然而止。

“你莫不是要恃宠而骄!”

沈重深深一拜,整个上身都伏了下去,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

“臣,绝无此意。”

“臣一颗忠心为大奇,日月可鉴。”

“臣之肝胆,可剖于青天之下;臣之赤血,可洒于疆场之上。”

“臣所虑者,非一已之荣辱,乃社稷之安危!”

“臣的所作所为,太后与陛下,有目共睹。”

就在太后怒气升腾,凤目中杀机隐现,即将爆发之际,一直沉默的小皇帝适时地开口了。

“母后息怒。”他的声音清朗,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温润,却在此刻起到了奇效。

“沈指挥使忠心耿耿,天下皆知,想来是真的病了,还请母后体恤。”

太后胸口剧烈起伏了几下,那股滔天的怒火,似乎是借着这个台阶,被她强行压了回去。

她盯着沈重,看了许久。

“罢了。”

“沈卿家,辞官就不必了。”

“指挥使的位子,你继续坐着。”

“但哀家,准你告病在家,好生休养。”

“病好之前,便不必再为国事操劳了。”

这是夺权。

是当着满朝文武和南庆使团的面,剥夺了沈重的一切实权。

沈重跪伏于地,额头触地。

“臣,遵旨。”

“谢太后恩典。”

但沈重依旧说道。

“臣依旧觉得此事不妥。”

他没有起身,只是重复了这句话,像一个固执的、不懂变通的石头。

太后的脸彻底冷了下来,声音里带着冰碴,刮得人耳膜生疼。

“哀家说了,沈指挥使病好之前,就不要为国事操劳了。”

她的目光如刀,一寸寸刮过沈重的脊背。

“沈指挥使这是在抗旨吗?”

沈重深深一拜,身形纹丝不动。

“臣不敢。”

太后凤眸微眯,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下来,大殿内的烛火都似乎暗淡了几分。

“那就退下。”

沈重却依旧跪在那里,没有半分要起身的意思。

大殿内的空气粘稠得如同水银,压得人喘不过气。

这是一场无声的对峙,意志与权力的碰撞。

“沈重!”

太后厉声喝斥,声音里终于带上了压抑不住的怒火,尖锐而凌厉。

“在哀家的寿宴上,不要逼哀家发火!”

沈重身躯一震,仿佛被这声怒喝击中,终于缓缓叩首。

“臣不敢。”

“望太后保重凤体,臣这就退下。”

说完,他才慢慢站起身,整个过程不见丝毫狼狈,依旧挺直着脊梁。

他一言不发地回到了自已的座位上,重新坐下,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没有生命的雕塑,将自已与整个大殿隔绝开来。

殿中的冰冷气氛这才稍稍缓和。

太后深吸一口气,将目光从沈重身上挪开,那目光中的寒意足以冻结江河。

她重新投向了殿中的南庆使团。

她的视线,越过众人,精准地落在了范贤身上。

“范贤。”

范贤立刻从席间走出,与范隐并肩立于殿中,躬身行礼。

“外臣在。”

太后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雍容,仿佛刚才那场风暴从未发生过,但那雍容之下,是再也无法掩饰的、不容置疑的决断。

“通商之事,就这么定了。”

“你回南庆后,就尽快安排妥当便是。”

范贤恭敬地应道。

“外臣明白。”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为难。

“只是太后,您令贵朝锦衣卫于我们商铺交接往来。”

“可如今身为锦衣卫一把手的沈重,沈大人告病了,不能操劳国事……”

范贤抬起头,眼神里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无措,仿佛一个初来乍到、不懂规矩的异乡人。

“不知外臣,该具体找何人对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