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通商人选确认
太后脸上那丝不以为意的笑容,在刘潺这个年轻人看来,是鼓励,是期许。她没有立刻说话,只是那带着淡淡笑意的目光,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落在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身上。
可这束阳光,在刘潺那位官场人精老父亲的眼中,却比腊月的寒风还要刺骨。
吏部侍郎刘大人看太后迟迟没有应答,一颗心瞬间沉到了谷底,哪里还坐得住。
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离开了座位,几步冲到殿中,抢在太后开口前,一把按住了还跪在地上的儿子。
“太后恕罪!”
老侍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先是重重一拜,才直起身子,脸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犬子无状,冲撞了太后,还请太后念在他年少无知,饶他一次。”
他转过头,狠狠瞪了刘潺一眼,那眼神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
“这混账东西,哪里懂得什么商贾之道。”
“他所谓的通读《货殖列传》,不过是囫囵吞枣,食古不化,只知其形,不得其义,平日里说些歪理邪说,早已被臣斥责过多次。”
老侍郎毫不留情地揭着自已儿子的短。
“至于他口中那几间盈利的商铺,更是与他无甚干系。”
“那都是他叔叔,也就是臣的弟弟在费心打理。这孽障不过是在账房帮着打打下手,跑跑腿,见了些许成绩,便不知天高地厚,全都揽在自已身上。”
“实在是……实在是无知浅薄,沐猴而冠!”
他痛心疾首地评价着,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耳光,狠狠抽在刘潺的脸上,也抽在自已那张老脸上。
“此等大事,关乎国本,岂是他这等毫无历练的黄口小儿能够担当的。”
“还请太后明鉴,切莫被这孽障的狂言妄语所误。”
太后终于笑了,那笑声很轻,却让殿中紧绷的气氛稍稍缓和。
“刘侍郎不必如此。”
“无妨,年轻人嘛,虽然莽撞了些,但有这份为国分忧的赤子之心,总是好的。”
听到“赤子之心”四个字,刘侍郎只觉得一张老脸烧得慌,火辣辣地疼。
别人不知道,他自已还不清楚吗。
他这个儿子,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性子。
若不是看这通商的美差油水大得离谱,他才懒得冒这个头。
可这傻孩子也不看看,这油水,是寻常人能碰的吗?
他都不怕这油水将他淹死!
“是,是,太后圣明。”
老侍郎连声应和,腰弯得更低了。
“犬子……犬子确有为国之心,只是……只是他还太过年轻,心性浮躁,行事莽撞,实在需要多多历练。”
“这个差事,他……他万万担不起来。”
他身旁的刘潺,此刻却还不明白自已闯下了多大的祸,竟还梗着脖子开口。
“爹,我还年轻,需要历练是不假,但我觉得……”
“混账!”
老侍郎猛地扭头,压低了声音,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那眼神凶狠得像一头护崽的狼。
“这里哪里有你说话的份!”
“还有,这是什么地方?朝堂之上,要称职务!”
“我就不该带你这个蠢货过来!”
“赶紧给我退下!”
刘潺还想争辩几句,可对上父亲那副要将自已撕碎的表情,剩下的话顿时卡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这才后知后觉地感到了一丝恐惧,浑身一颤,连忙再次面向太后,重重磕头。
“臣……臣有罪!”
他的声音带上了哭腔。
“如臣的……呃……刘侍郎所言,臣……臣年少无知,能力浅薄,思虑不周,实在不能担当此等大任。”
“臣方才……方才胡乱自荐,实在是利欲熏心,一时糊涂,请太后责罚!”
他总算说了句实话。
太后看着这对父子演的这出闹剧,倒也不恼,毕竟一个无足轻重的年轻人,还乱不了她的心绪。
“罢了。”
她语气温和。
“不知者无罪。”
“刘主事,你既知自已年轻,能力尚有不足,那便退下吧。”
太后的话语里带着一丝长辈的宽容。
“回去之后,多看,多学,多历练,将来再为国尽忠,也不算晚。”
这番话,既是给了刘潺台阶,也是给了他父亲脸面。
刘潺如蒙大赦,拼命磕头谢恩。
“谢太后恩典!谢太后恩典!”
说完,他才敢从地上爬起来,灰溜溜地退回了末席,再不敢抬头看任何人一眼。
他这通闹剧是收场了,可他那头发花白的老父亲,却还僵在殿中,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太后的声音,悠悠响起。
“刘侍郎。”
老侍郎身子一僵,硬着头皮应道。
“臣在。”
“你方才说,刘主事年轻,能力不足,不能担当此任。”
太后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一丝玩味。
“正好,你身为吏部侍郎,主管官员考评。依你之见,我大奇朝中,有谁能担此重任啊?”
刘侍郎的后心,瞬间被冷汗浸透。
完了。
这个出头鸟,终究是落在了自已头上。
他这把年纪,头发都白了大半,再过几个月就要告老还乡了。吏部侍郎这个位子,已经是他官途的终点,再无晋升的可能。
他如今唯一的指望,就是那个不成器的儿子。
他费尽心力,几乎耗尽了半生积攒的人脉,才把儿子调入吏部,给了个主事的位置。又将自已侍郎的位子许给了一个前途光明的后辈,只为换取对方将来对自已儿子的照拂。
路,都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