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183集:梦境家具的探索(第2页)

\"醒了?\"

一个穿藏青色襕衫的老者正坐在案前,手里的刻刀在木坯上游走,木屑簌簌落在脚边的竹筐里。案上的木胎已经初具雏形,是一张榻,榻面的纹样让林深倒吸一口冷气——那些卷草纹不是平面的,而是像活物一样相互缠绕,每片叶子的尖端都卷出一个极小的如意头,正是史料记载中\"唐贞观年间特有的'卷叶如意纹'\",但实物图谱早在安史之乱时就失传了。

\"这纹样...\"林深的声音发颤,发现自己也穿着同样的襕衫,袖口沾着红漆。

老者头也不抬:\"圣上要在大明宫设麟德殿,这榻得赶在重阳节前完工。\"他放下刻刀,拿起一把小铲,沿着木纹轻轻一挑,一片卷曲的木片应声而落,露出底下暗藏的榫卯结构,\"看到没?这里要留三分空,木头会呼吸。\"

林深凑近细看,忽然注意到老者手腕上的玉镯——那镯子的裂纹和包浆,竟和祖父留下的那只一模一样。他想伸手去摸,老者却忽然起身,推开房门:\"跟我来。\"

门外是一片作坊,数十个工匠正在忙碌。有人用金箔贴花,有人在木头上涂漆,阳光穿过晾漆架上的薄木片,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最角落里,一个少年正在练习打坯,手里的刻刀不稳,在木料上划出歪歪扭扭的线条。

\"那是年轻时的我。\"老者说。

林深猛地回头,却发现老者不见了。作坊的景象开始扭曲,晾漆架变成实验室的金属架,工匠们的身影渐渐透明。他想抓住最后一片带着纹样的木片,指尖却穿过了幻影。

三、晨光里的线条

\"林先生?林先生?\"

小陈的声音把林深拽回现实。他发现自己浑身是汗,晨光正透过实验室的百叶窗照进来,在床对面的白墙上投下条纹。脑电帽已经被取下,旁边放着一张打印纸,上面是他睡眠时的脑波图谱——在凌晨四点十七分,原本紊乱的波形突然变得规律,像平静水面上的涟漪。

\"您昨晚进入了re睡眠的第四阶段,\"小陈指着图谱上的峰值,\"这是深度梦境的特征,我们的传感器检测到脑波变化后,自动调节了床垫温度和房间湿度,模拟了您脑波记忆里最舒适的睡眠环境。\"

林深没说话,踉跄着走到桌边,抓起铅笔。他的手还在抖,但笔尖落在纸上的瞬间,那些在梦里看到的纹样突然涌了出来——卷草纹的弧度,如意头的角度,甚至榫卯衔接的暗扣,都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

三个小时后,小陈送早餐进来时,看到了一幅完整的设计图。图纸上的唐代榻没有照搬史料,而是在传统纹样里加入了现代家具的比例,最妙的是扶手处的衔接,用了半隐式榫卯,既保留了古风,又符合现代力学结构。

\"这是...\"小陈的咖啡差点洒出来。

林深抬头,眼里布满血丝,却闪着光:\"帮我联系苏总,我要申请用老柏木做原型。\"

四、木头会记得

苏晓第一次见到实物时,正在车间看新到的秦岭柏木。这批木材的横截面有明显的年轮,最中间的几圈带着淡淡的红色——那是生长过程中经历过火灾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