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53章 自研材料,势在必行!(第3页)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个初步意向:柴油机厂同意将那个约600平米的老大修车间,连同里面一些还能用的旧工作台、一个小型天车,以一个相对优惠的价格,租赁给秦奋使用,租期暂定三年。前提是,秦奋必须尽快完成“工厂”的注册手续。

解决了厂址这个最大的难题,秦奋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干劲。他立刻开始准备注册工厂所需的各种材料:身份证明、场地租赁合同(草签)、资金证明、经营范围说明、人员名单等等。

在赵启明的帮助和协调下,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审批流程虽然繁琐,但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出口创汇”和“经委关注”这两块牌子,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一些原本可能需要卡很久的环节,都得到了绿灯放行。

大约一个月后,秦奋终于拿到了那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营业执照。执照的抬头,赫然印着:

红星市星辰机械厂

当秦奋拿到这本执照时,他知道,自己的事业,终于迈出了从“个体户”到“企业”的关键一步!

消息传回小作坊,王建军和刘小虎激动得无以复加。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宽敞明亮的工厂在向他们招手。

秦奋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太久。他深知,拿到执照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新的厂房需要修缮,需要购置更多的设备,需要招聘更多的工人,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这一切都需要钱,需要人,需要智慧。

“建军哥,小虎,从今天起,我们就是‘星辰机械厂’的人了!”秦奋将营业执照小心翼翼地收好,目光扫过眼前这个虽然狭小但凝聚了他们无数心血的作坊,“这里是我们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接下来,我们要大干一场了!”

他拿出早已规划好的图纸和方案,开始布置下一步的工作:

“建军哥,你负责新厂房的修缮和改造,重点是地面硬化、电路改造、照明安装,还有把我们现有的这几台宝贝疙瘩安全地搬过去。”

“小虎,你跟我一起,负责去旧货市场和周边工厂,淘换一些二手的车床、铣床、钻床,还有钳工工作台、工具柜这些基础设备。钱要花在刀刃上,暂时不追求最新,但一定要实用、精度过得去。”

“我还要去一趟人才市场和技校,看看能不能招到几个靠谱的熟练工人和学徒。我们三个人,肯定忙不过来了。”

“还有,厂里的规章制度也要开始着手建立了,不能再像以前那么随意了……”

一项项任务被布置下去,目标明确,分工清晰。虽然前路依旧充满挑战,但所有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

红星市东郊,那间沉寂已久的柴油机厂老大修车间,很快就将迎来它新的主人。伴随着叮叮当当的修缮声和机器的搬运声,一颗名为“星辰”的工业新星,正准备褪去个体户的青涩外衣,以一个真正工厂的姿态,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冉冉升起。

冬日的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照在秦奋年轻而坚毅的脸庞上,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个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的现代化工厂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