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85章 新品研发,电饭煲的构想(第2页)

周福民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依然洪亮,带着南方特有的精明和闯劲:“秦董!您放心!我已经在着手联系几个大城市的朋友了,他们都是当地电器销售和渠道方面的一把好手!这次的市场调研,要比以前摸风扇、水泵更细致,更深入!不仅要看卖场数据,竞争对手型号、价格、主要卖点,更要走到社区里去,面对面地跟老百姓聊,听他们怎么说!他们过去用什么电饭煲,哪里不满意,最想要什么功能,愿意为这些功能多花多少钱!用户画像、痛点分析……咱们要做到知根知底,让技术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中心知道,他们造出来的东西,是老百姓真正想要的!”他已经开始在联系过去跑市场时攒下的各种渠道资源了,这个新的市场,他志在必得!

整个远风制造有限公司,从管理层到技术骨干,再到生产一线,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会议室里的热烈气氛扩散开来,迅速传导到厂房的每一个角落。过去,为了拿下国家质量奖,他们铆足了劲儿在风扇、水泵这些领域做到了极致。现在,更高远的平台,更广阔的市场,等待着他们用同样的甚至更强的决心和实力去征服。

秦奋则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现在正式改名为秦董办公室。他没有立即投入具体部署,而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脑海中高速运转。电饭煲,这个看似普通的物件,承载着远风向消费电子领域迈进的第一重任。它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后续热水器、饮水机乃至更复杂家电的布局和市场接受度。

电饭煲的技术难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内胆的涂层,不仅仅是不粘,还要考虑到健康、耐磨、耐腐蚀,以及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市面上常见的特氟龙涂层虽然普及,但长期使用后的脱落问题一直存在,而且关于其健康影响的议论也从未停止。远风要做的,必须是超越时代的,甚至开创性的。他的hs系列高性能塑料,虽然不是直接用于内胆,但其研发过程中积累的对高分子材料结构设计、合成工艺和与金属基材附着力的理解,正是攻克新型健康环保不粘涂层技术的宝贵基础。系统图谱上关于“厨电材料应用”、“精密控温技术”、“自动化组装与检测”等分支,此刻正散发着温润的光芒,其中的节点和技术细节,是他指引团队方向的信心来源。

除了内胆,加热模块和控制系统同样至关重要。传统的电饭煲多采用底盘加热,容易造成底部米饭糊锅,顶部受热不均。日系高端品牌已经开始应用ih(电磁加热)甚至压力ih技术,以实现更均匀、更精准的控温,模拟传统柴火灶的煮饭过程,从而提升米饭口感。远风是否也要一步到位,直接上ih?ih技术涉及到高频电磁感应、复杂的电源管理和控制算法,这又是一座新的技术高山,需要技术研发中心啃硬骨头。但秦奋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低端、廉价”的市场区隔开,配得上“远风制造”“国家质量奖”的金字招牌。

外壳材料、结构设计、用户交互界面的友好性、安全保护机制……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打磨。这不像生产工业风扇或水泵,更多考虑的是性能和可靠性,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是产品的外观、手感、操作流程和最终使用体验。一台好的电饭煲,不仅仅能把米饭煮熟,更能让米饭变得“更好吃”,让清洗变得“更轻松”,让使用变得“更放心”。这种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是远风从工业品思维向消费品思维转变的关键一环。

秦奋的目光扫过办公桌上摆放的几本资料,有关于国际小家电市场的调研报告雏形,有技术研发中心初步整理的高分子材料在厨电领域的应用文献,还有生产制造中心提交的关于引入自动化产线的初步设想。一切都刚开始,但一切都在高速运转。他站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正在建设中的远风产业园,以及远处正在扩建的厂房。那里,是梦想变成现实的土壤。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农机厂,到如今拥有国家质量奖、自主研发高性能材料、即将迈向多元化、面向世界的现代化企业,远风走过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但每一步都踏实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