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远风电饭煲,即将问世
空气似乎凝固了,又仿佛沸腾。上一刻,李总监描绘的技术高峰犹在眼前,下一刻,技术研发中心的二十几位骨干已经像上了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翻纸声、键盘敲击声、低声讨论声,汇聚成一曲紧张而充满活力的乐章。“老赵,ih加热这块,你带头,王小虎他们配合!”李大柱走到白板前,笔尖重重点在【加热】项,“这玩意儿跟咱们之前接触的工业加热完全不是一码事。不是简单的电阻丝发热盘,那是电磁感应,让锅体自己发热。效率高,控温精准,响应速度快,但技术门槛不是一般高。核心技术就两块,高频电源和大功率电磁兼容。咱们底子薄,得从头学,去啃电磁学、电力电子这两块硬骨头。”
赵援朝,这位刚才还在深挖涂层材料的年轻人,此刻眼神已经切换到新的领域。他扶了扶眼镜,镜片后是燃烧的求知欲。“李总监,我明白!ih加热是未来方向。虽然跨度有点大,但我会立刻组建小组。不过,正如您说的,这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我们现有的团队,材料、工艺、机械是优势,电力电子和强电方面的专家比较少。”
李大柱点头,这正是他要强调的重点。“对!所以秦董说了,人才要不惜代价!国内这方面的人才,主要集中在老牌电力系统研究所、部分高校,还有一些军工单位。他们手里有真家伙,尤其是在高频高功率领域。这需要我们主动出击,不是等着人来投简历,是得上门去请,去谈,去磨!杨主任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会全力配合你们。列出专家名单,拟好沟通方案,咱们一家家拜访。告诉他们远风的野心,告诉他们我们要做顶尖的民用产品,把服务国家的本领,用在服务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上!这份事业,一样光荣!”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能感染人心的力量,让赵援朝和在场的几个技术骨干握紧了拳头。这不仅仅是技术攻关,更是人才争夺战!
接着,李大柱转向角落里的王小虎,后者正拿着一摞打印出来的用户调研报告紧锁眉头。“小虎,【控制】这块,是电饭煲的‘大脑’,也是用户感知最直接的部分。你们要彻底吃透这些报告!老百姓要的不仅仅是把米饭煮熟,他们要的是口感!是香气!是不同米种煮出来的不同风味!过去柴火灶之所以煮饭香,它背后是一整套复杂的温度、时间和蒸汽控制过程——大火烧开,小火慢炖,还有锅气循环。我们要做的算法,就是要用ih精确模拟甚至超越这个过程!”
王小虎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挑战带来的兴奋:“李总监,我们已经在看了!光是米种的物理化学特性,吸水率、淀粉类型、糊化温度区间……这些数据就非常庞杂!要把这些离散的数据转化成一条条能指导ih炉胆精确加热的温度-时间-功率曲线,而且要针对不同米种、不同水量、不同烹饪模式(比如快速煮、精煮、稀饭、锅巴饭)进行优化,这确实是个巨大的算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