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213章 低调的震撼,领导也点头!(第2页)

寂静。

如果说之前的sop和英雄榜,是对考察团管理理念的冲击,那么眼前这台iBm电脑所展示的,就是对他们技术认知的降维打击!

把经验变成数据,把试错变成模拟!

梁金山死死地盯着屏幕上流动的色彩,他虽然不懂具体的技术细节,但他瞬间就明白了这东西的战略价值。这不仅仅是一台机器,这是一个全新的、高效的、科学的研发范式!

“我们不仅用它来做设计,”秦奋补充道,“我们还用它来管理‘英雄榜’。每一条技术改进提案,无论大小,都会被输入电脑,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我们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哪些工序的改进潜力最大,哪些员工的创新能力最强。这个数据库,现在可能还很小,但十年、二十年后,它将是远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我们持续改进的‘智慧引擎’。”

“好……好一个智慧引擎!”梁金山喃喃自语,他转过头,看着秦奋,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发自内心的赞叹,甚至带着一丝敬畏,“秦奋同志,你让我看到了……未来工厂的影子。”

他没有再多问,只是在那个玻璃房间外站了很久,目光深邃,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

中午的接待午餐,果然如秦奋所说,设在了远风集团的职工食堂二楼的一个大包间里。

没有名贵的菜肴,没有高档的酒水。白瓷盘里盛着红烧肉、清蒸鱼、麻婆豆腐和一盘炒青菜,外加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紫菜蛋花汤。主食是白米饭和馒头,管够。

这种“朴素”的接待,让几位习惯了迎来送往的干部和厂长们反而有些不适应。但在梁金山看来,这恰恰是远风自信的体现。

“饭菜很简单,希望各位领导不要嫌弃。”秦奋举起手中的茶杯,“以茶代酒,欢迎各位莅临指导。”

“不嫌弃,很好嘛!这才是家常饭,吃得舒坦。”梁金山笑着举杯示意,“秦奋同志,今天上午,你给我、也给在座的各位同志,都上了一堂极其生动的课。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你的这套‘远风模式’,又是sop,又是英雄榜,又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看起来复杂,但核心动力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也是在座所有国营厂长最想问的。

秦奋放下茶杯,环视众人,然后缓缓说道:“梁高官,各位,其实核心就两个字——‘尊重’。”

“尊重?”众人一愣。

“是的,尊重。”秦奋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第一,尊重知识。我们尊重每一个岗位的专业知识,不管是总工程师的设计图,还是一线工人拧螺丝的诀窍。sop就是把这些碎片化的个人知识,转化成企业共享的、标准化的知识财富。这是对知识的最高敬意。”

“第二,尊重创新。我们相信,智慧在民间,高手在基层。一个企业最大的浪费,就是浪费了员工的大脑。英雄榜,就是搭建一个舞台,让每一个微小的创新都能被看见、被承认、被奖励。当一个工人发现,他的一个小点子能换来真金白银的收入和全厂瞩目的荣誉时,他的创新热情就会被彻底点燃。这是对创新的尊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尊重‘人’本身。我们把工人,看作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而不是流水线上可以随时替换的零件。我们给他们提供干净安全的工作环境,给他们清晰的晋升通道,给他们学习新技能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在远风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挣钱糊口,更是在实现自我价值,在和企业一同成长。当员工对企业有了归属感和认同感,他们迸发出的能量,将是无穷的。”

一番话,掷地有声。

包间里落针可闻。

几位国企厂长低下了头,脸上阵红阵白。他们扪心自问,自己的工厂里,有没有尊重知识?大概有,但只尊重总工和大学生的知识。有没有尊重创新?大概没有,工人的“奇思妙想”常常被斥为“瞎折腾”。有没有尊重“人”?那就更谈不上了,在他们眼里,工人就是完成生产指标的工具。

梁金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像是饮下了一杯烈酒。

“尊重……说得好啊!”他重重地把茶杯放下,“秦奋同志,你今天讲的,已经超出了一个企业的管理范畴,这对于我们整个省的工业改革,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我们有些同志,天天喊改革,眼睛只盯着换设备、上项目,却忘了,最根本的,是要改变人的思想,调动人的积极性!你给我们好好地上了一课!”

这番极高的评价,让王奎山、徐致远等人激动得脸都红了。

就在这时,包间的门被轻轻敲响,董事长办公室主任杨明探进头来,脸上带着一丝歉意和紧急,对秦奋低声道:“秦董,德国卡尔默公司的赫尔曼·施密特先生一行人到了,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他们说行程有变,希望能立刻开始技术会议。”

德国人?

王奎山心里“咯噔”一下,这可真是赶巧了,高官还在呢!

秦奋却显得十分镇定,他点了点头,然后转向梁金山,带着歉意微笑道:“梁高官,真不好意思,有外商提前到了。您看……”

没等他说完,梁金山眼睛一亮,立刻摆手道:“不碍事,不碍事!这正是个好机会嘛!我们在这里听汇报、看车间,都是你们‘展示’给我们看的。现在,正好可以看看你们在‘实战’中是什么样子!走,我们不打扰你们,就在旁边当个旁听生,如何?”

亲自观摩与外商的商务技术谈判?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