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低调的震撼,领导也点头!
梁金山那句斩钉截铁的“解剖透彻”,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考察团众人心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空气中,机器的轰鸣依旧,却仿佛成了这震撼时刻的背景音。省工业厅和经委的干部们神情肃然,手中的笔记本上,“远风模式”、“sop”、“英雄榜”、“隐性知识转化”等词汇被反复圈画,宛如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在海图上标记下了最重要的坐标。
而那几位来自省重点国营大厂的厂长和总工程师,脸色更是复杂到了极点。他们是共和国工业体系的“长子”,是曾经的骄傲与标杆。他们习惯了被学习,被模仿,何曾想过,在凤栖市这个不起眼的角落,会被一家乡镇企业出身的民营公司,用一套他们闻所未闻的管理理念,上了一堂如此生动、甚至堪称颠覆性的现场教学课。
羡慕、嫉妒、不甘,最终都化为了一种沉甸甸的危机感和深思。他们看着车间里那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工人,看着墙上那些简单直观却蕴含着管理智慧的看板,再对比自己工厂里那种“干一天算一天”的沉闷气氛和“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低效传承,一种强烈的差距感,如芒在背。
“梁高官,各位领导,”秦奋的声音适时响起,打破了这片刻的沉思,他的语气依旧平静,仿佛刚才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说sop和英雄榜,是我们远风的‘骨骼’和‘肌肉’,保证了我们身体的强健。那么接下来,我想请各位看一看驱动我们不断进化、不断思考的‘大脑’——我们的技术研发中心。”
梁金山锐利的目光从看板上移开,转向秦奋,眼神中的审视已经悄然转变为浓厚的兴趣:“好!我正想看看,这套体系的源头,究竟是什么样子。”
众人随着秦奋,穿过一条洁净的连廊,来到了一栋与生产车间风格迥异的三层小楼前。这里没有机器的轰鸣,只有一种知识殿堂特有的安静与专注。门口挂着一块简约的金属铭牌——【远风集团技术研发中心】。
一楼是大开间的开放式办公区。与传统国营单位那种沉闷、拥挤的“设计科”截然不同,这里窗明几净,空间开阔,淡绿色的盆栽点缀其间,几十名穿着统一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人正伏案工作。他们或是在巨大的绘图板上勾勒着精密的图纸,或是在进行小型的模型组装与测试,彼此之间低声讨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充满创造力的学术氛围。
“我们研发中心目前有正式员工78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技术人员占了90%。”徐致远走上前,带着难以掩饰的自豪介绍道,“我们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在这里,能力和成果是唯一的通行证。我们有从省机械研究所请来的专家,比如赵援朝同志,也有我们自己从一线培养起来的优秀技术员,比如王小虎和张巧玲同志。”
被点到名的张巧玲正和几位同事围着一张新模具的设计图讨论,听到自己的名字,她抬头看了一眼,对着考察团礼貌地点了点头,又迅速将注意力投入到了图纸上。那种全然的专注,让几位领导暗自颔首。
考察团中,那位来自省内最大机床厂的总工程师,看着眼前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忍不住低声对同伴感慨:“我们厂里的技术科,死气沉沉,年轻人待不了两年就想走。你看看人家这里……这股劲儿,拿钱都买不来啊。”
梁金山的目光没有在这些常规的图纸和模型上停留太久,他被办公区最里侧一个用玻璃幕墙隔开的独立房间吸引了。房间里,一台通体米白色的机器正安静地运行着,屏幕上闪烁着蓝色的字符和复杂的图形。机器旁,两名戴着眼镜的技术员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着键盘。
那台机器的侧面,印着三个对这个时代而言如雷贯耳的蓝色字母——iBm。
“这是……计算机?”梁金山身旁,省经委的一位副主任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他曾在国外的考察报告中见过照片,但亲眼看到实物,还是第一次。
“是的,领导。”秦奋微笑点头,“这是我们从美国iBm公司进口的个人计算机,型号是5150。我们额外投入了一大笔钱,采购了图形处理和辅助设计软件。”
五千美金!
这个数字让考察团里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在这个外汇比黄金还珍贵的年代,花这么多钱买一台“铁盒子”,在他们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的奢侈。
“秦董,这东西……能干啥?比算盘快吗?”一位国营厂长忍不住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它能做的,可比算盘多太多了。”秦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玻璃房里的技术员示意了一下。
只见一名技术员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屏幕上的画面一变,出现了一个复杂的塑料零件三维模型。技术员输入一串参数后,模型上开始出现五颜六色的色块和流动的线条。
“各位领导请看,”徐致远上前一步,指着屏幕解释道,“这是我们在进行一项新产品的模具设计。过去,我们设计模具,全凭老师傅的经验,注塑时塑料如何流动,哪里会产生应力集中,哪里容易产生缩痕,都要靠一次次试模、修模来解决,耗时耗力,成本极高。”
“但现在,通过这台计算机,我们可以进行‘模流分析’。这些色块和线条,模拟的就是塑料熔体在模具型腔内的流动速度、压力和温度分布。我们可以提前预知成品可能出现的缺陷,在设计阶段就进行优化。比如这里,”他指着屏幕上一块深红色的区域,“计算机显示这里的压力过高,可能会导致飞边。我们现在就可以修改流道设计,避免这个问题。这一步操作,为我们节省的,可能是数周的修模时间和数万元的试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