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223章 奠基石下,埋下时光胶囊(第3页)

“第四样,”秦奋拿出一张装裱精美的硬质卡纸,“是我们电子信息事业部所有创始成员的签名。今天在场的所有人,都将是这段历史的开创者。你们的名字,将和远风的芯片事业一起,被载入史册!”

他将笔递给王奎山,王奎山的手微微颤抖,郑重地在卡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李大柱、孙国华、张巧玲、杨明……每一个核心成员,都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最后一样,”秦奋拿出一封封好的信,信封上写着“致二十一世纪的远风同仁”,他没有说明内容,只是微笑着说,“这是我写给未来的一封信。信里,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也有我们的嘱托。”

他将五样东西依次小心地放入不锈钢盒中,然后亲手拧紧了最后一颗螺栓。

一个简易的坑已经被挖好。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秦奋、王奎山、李大柱三人,合力将这个沉甸甸的时光胶囊,稳稳地放入坑中。

没有繁琐的仪式,没有喧闹的礼炮。当黄土一铲一铲地覆盖在金属盒上,当一块刻着“远风电子·奠基”的临时石碑被稳稳立在上面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和历史参与感,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王叔,”秦奋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对王奎山说,“我们今天埋下的,不止是一个铁盒子。它是一颗种子,一颗承载着我们工业报国梦想的种子。”

王奎山眼含热泪,重重地拍了拍秦奋的肩膀:“小秦,你放心去。家里,有我们!等你回来的时候,我们希望能亲手把咱们自己造的二极管,交到你手上!”

“好!我等着!”

……

凤栖市机场,一架飞往首都的154客机正在等待起飞。对于这个年代的大多数国人来说,出国依旧是一件遥远而神秘的事情。

简单的送别后,秦奋独自一人走过舷梯。他的行李不多,一个装着几件换洗衣物的简单行囊,和一个时刻不离身的黑色手提箱。

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跑,最终呼啸着拔地而起,将凤栖市的轮廓甩在身后。

秦奋靠在舷窗边,看着下方迅速变小的城市与田野,他的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忐忑与不安,只有即将奔赴战场的冷静与豪情。

他闭上眼睛。

昨夜那庞大而精纯的知识洪流再次在脑海中浮现。

0.8微米Cmos工艺的七大模块、数百个详细步骤、数千个关键参数、每种设备的操作规范、可能遇到的所有技术陷阱及其解决方案……所有的一切,都如同镌刻在他脑中一般,清晰无比,随时可以调取。

他知道,他此行去美国,不是一次卑微的恳求,也不是一次前途未卜的豪赌。

他,秦奋,将带着一份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半导体工程师都无法拒绝的“礼物”——一份通往技术巅峰的、最清晰、最完整、最先进的路线图,去见那位名叫林亦然的顶级人才。

他要去告诉他:

回家吧!你所渴望的舞台,你所梦想的一切,我们……已经为你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