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南巡的春风,吹拂大地!(第2页)
一个下午的谈话,一个未来足以撼动全球科技格局的庞大计划,就在这间洒满加州阳光的客厅里,敲定了最核心的战略和执行路径。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
三天后,旧金山国际机场。
秦奋站在巨大的玻璃幕墙前,看着一架泛美航空的波音747客机缓缓降落在跑道上。候机厅的电视里,正在播放的新闻。
往常,他对这些国际新闻只是作为信息储备浏览一下,但今天,一则来自中国的报道,却让他瞬间定住了脚步。
画面中,一位精神矍铄、身形不高的老人,正站在深圳的街头,被热情的民众和各路记者包围。他穿着一件朴素的夹克,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但他的话语,通过翻译的同声传译,却带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胆子要再大一些,步子要再快一些……”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要搞争论,那是我们的一个发明。不争论,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
秦奋的瞳孔猛地收缩,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来了!
它终于来了!
作为一名从未来归来的人,他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清楚,电视画面里这位老人,在1992年初的这次南巡,对于整个中国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充满了试探与不确定性,那么这一次的南巡讲话,就如同在一片迷雾笼罩的大海上,陡然亮起了一座万丈光芒的灯塔!
它彻底终结了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路线争论,以前所未有的魄力,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定下了基调,按下了快进键。
这不是什么政策微调,这是一场思想上的核爆!是一股即将席卷神州大地的,最磅礴、最浩荡的春风!
那些之前还在观望的、犹豫的、担心政策会变的人,将会彻底放下包袱;那些被压抑的、被束缚的生产力,将会如同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秦奋的脑海中,仿佛听到了冰层消融、万物复苏的轰鸣!
这一刻,他甚至感觉不到自己身处异国他乡的机场,他的思绪已经跨越了万水千山,飞回了那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他在美国招募顶尖人才,描绘“中国芯”的宏伟蓝图,这只是一个“点”上的突破。而这位老人的南巡讲话,却是在“面”上,为他扫清了一切障碍,为他的事业提供了最坚实、最广阔的舞台!
“天时、地利、人和……”秦奋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地利,他有远风集团的产业园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
人和,他有林亦然这样即将归国的顶级将才,和厂里那群忠心耿耿的骨干。
而现在,最大的“天时”,也到来了!
在他脑海深处,那冰冷的系统提示音,此刻也仿佛带上了一丝温度,清晰地浮现出来。
【检测到宏观环境发生剧烈正向偏转……】
【系统评估:宿主旗下产业发展风险等级下调85%,资本市场活跃度预测在未来24个月内将提升7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窗口期……全面开启!】
秦奋紧紧握住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知道,一个属于他的,也属于整个民族的,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温吞的原始积累阶段,结束了。
接下来,将是雷霆万钧、风驰电掣般的闪电扩张!
……
当秦奋乘坐的航班降落在京城国际机场时,那股“南巡的春风”已经从南海之滨,一路北上,吹遍了每一个角落。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躁动而兴奋的气息。
从政府机关到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到大学校园,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着那些从报纸上、广播里传来的新词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胆子再大一点”、“抓住机遇”。
远风集团凤栖产业园,同样沉浸在这股热潮之中。
“同志们!都听说了吧!今天的头版社论!标题是《东方风来满眼春》!”
在集团的大会议室里,副总裁王奎山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报纸,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泛着红光,像是年轻了十岁。
“报纸上说,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什么意思?这就是告诉我们,秦董之前做的所有决定,都是对的!我们搞自主研发,搞新材料,建现代化产业园,全部都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头!”
台下,李大柱、张巧玲、孙国华、刘建国这些集团的核心骨干们,一个个也是心潮澎湃。
他们或许不能像秦奋那样从历史的高度去理解这场变革的全部意义,但他们能最直观地感受到周围的变化。
以前去政府部门办事,总要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说错了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现在,再去办事,遇到的都是笑脸,问的都是“企业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政策支持”。
以前银行贷款卡得死死的,现在,好几家银行的行长都主动上门,询问远风集团有没有新的投资计划。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每一个远风人都感到扬眉吐气,对未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