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副市长的橄榄枝(第2页)
“杨明,”秦奋转过身。
“到!董事长!”杨明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快步跑了过来。
“寻找方宏浚的事情,进展怎么样?”这是秦奋眼下最关心的人事任命。
杨明脸上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奋和……敬畏。他汇报道:“董事长,简直是神了!刘市长的‘橄榄枝’,威力太大了!”
他压低声音,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派人按照您给的信息,去了上海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一开始,我们还准备了一套说辞,想着怎么从人事科那里套话。结果,我们的人一报‘我们是浦东新区一号创新试点项目,远风集团筹备处的’,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王奎山好奇地追问。
“对方人事科的科长,亲自跑出来接待!态度比对上级领导还热情!问我们有什么需要。我们说想找一个叫方宏浚的技术员,他二话不说,直接翻档案,五分钟就把方宏浚的所有资料,包括家庭住址和办公室电话,全都递到我们手上了!还一个劲地说,只要是‘一号项目’需要的,他们公司全力配合!”
杨明说完,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我算是明白了,什么叫‘政策绿灯’,这就是啊!在上海滩,挂上了这个‘一号项目’的牌子,简直就跟拿着尚方宝剑一样!”
秦奋微微点头,一切尽在意料之中。刘振邦给的,不只是一句承诺,而是一套已经开始运转的,为远风保驾护航的无形机制。
“人联系上了吗?”
“联系上了,”杨明顿了顿,表情变得有些古怪,“不过……他好像不太相信我们。”
“哦?”秦奋来了兴趣。
“电话里,我们表达了意向,他以为是骗子。我们说我们是远风集团,他说没听过。我们说我们在外滩中心办公,他让我们别开国际玩笑……最后,他让我们拿着盖了公章的介绍信,今天下午两点,去他办公室楼下的小花园里见面,他要亲自核实。”杨明苦笑道,“听他同事说,这个方宏浚是他们公司出了名的技术怪才,也是个刺头。才华高得很,就是不怎么合群,设计的很多超前方案都被领导批为‘不切实际’,正不得志呢。”
“很好。”秦奋的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有才华的人,有点脾气是正常的。下午,我亲自去会会他。”
下午一点五十分,上海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大院。
院子一角的小花园里,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工作服,戴着黑框眼镜的瘦高青年,正坐在一张石凳上。他手里没有拿报纸,也没有看书,而是在一张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方格纸上,用铅笔飞快地画着什么,神情专注得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就是方宏浚。
秦奋让王奎山和杨明在不远处等着,自己一个人走了过去。
他在方宏浚对面的石凳上坐下,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画图。
方宏浚的笔下,并非什么建筑设计图,而是一座复杂的桥梁结构,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力学分析数据。他的计算没有借助计算器,完全是心算,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公式和符号。
足足过了十分钟,方宏浚完成了最后一步推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这才抬起头,注意到了对面坐着的秦奋。
他皱了皱眉,眼神带着审视和一丝不耐烦:“你就是远风集团的人?”
“我是秦奋。”秦奋微笑着伸出手。
方宏浚瞥了一眼他伸出的手,却没有握,而是将手中的图纸对折,放进口袋,冷冷地开口:“介绍信呢?”
秦奋不以为意,从口袋里拿出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方宏浚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两遍,尤其是上面那个鲜红的“远风集团上海总部筹备处”的印章。
“外滩中心顶层?你们真租下来了?”他语气中依然带着怀疑。
“你可以随时上去看。”秦奋说道,“当然,今天请你来,不是为了证明这个。方宏浚同志,我想邀请你,来负责一个投资超过十亿元,占地三百八十亩的超级工程。”
方宏浚愣住了,随即嗤笑一声,将介绍信还给秦奋:“秦先生,你是在讲故事吗?十亿?三百八十亩?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整个上海去年一年的城市建设投资加起来,都未必有这个数。你们一个没听过的民营集团,开口就是这么大的盘子,你不觉得很荒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