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技术壁垒,国外的封锁!
投影物镜。
这四个字,像一句沉重的咒语,瞬间将Afm实验室里刚刚因“超级唱针”研制成功而升起的欢庆气氛,压得无影无踪。
如果说,光刻机的机身基座是“骨架”,精密运动台是“筋骨”,那由二十多块不同曲率、不同材质的镜片精密组合而成的投影物镜,就是这台工业巨兽唯一的那双“眼睛”。
没有眼睛,再强壮的躯体,也不过是黑暗中徒劳挥舞的巨人。
“秦董,”严兆峰教授脸上的激动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忧虑,他扶了扶眼镜,苦涩地说道,“您知道,这东西……比我们之前遇到的所有难题加起来,还要难上百倍。”
他不是在危言耸听。
在场的专家们,每一个都对这四个字背后的分量心知肚明。
为了让众人有一个更直观的认知,一位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紧急调来的、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潘国强教授,走上前来,声音沙哑地补充道:“这么说吧,一个直径三百毫米的投影物镜,它对镜片表面平滑度的要求,如果把镜面放大到整个华夏地图那么大,上面的起伏,不能超过一个乒乓球的高度。”
“这还只是其中一块镜片!整个物镜系统,由超过二十块这样的镜片组成,材质囊括了最顶级的氟化钙晶体和超高纯度熔融石英。每一块镜片,都需要经过长达数千小时的研磨、抛光,最后再镀上几十层厚度以原子计算的增透膜和补偿膜。”
“更要命的是,所有镜片装配起来后,它们的光轴必须在一条直线上,误差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在光刻机每小时进行上万次高速加减速运动时,这种精度还必须保持不变!”
潘教授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柄重锤,砸在众人心头。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这……这不是工业,这是艺术,不,这是魔法!”硬件总帅魏东亭一拳砸在桌子上,却只发出了沉闷的响声,他那标志性的刚猛,在此刻显得有些无力,“德国的蔡司,日岛的尼康,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们的人是神仙吗?”
“他们不是神仙,”秦奋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走到白板前,缓缓说道,“他们只是比我们早走了几十年,用几代人的心血,用堆积如山的失败品,才摸索出了这条路。这条路,每一道工艺,每一个参数,都是他们用黄金和时间砌成的壁垒。”
他看向资本运营部总监高远。
“高总监,你那边的消息呢?通过商业渠道采购成品或者二手件的可能性,有多少?”
高远站起身,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他推了推金丝眼镜,摇了摇头:“是零,秦董。绝对的零。”
“我动用了我在华尔街的所有人脉,联系了欧洲和日岛的多个中间商,甚至试探了某些国家的官方渠道。得到的答复完全一致:用于先进光刻机的投影物镜,被列在‘巴黎统筹委员会’()禁运清单的最顶端,级别等同于战略核潜艇的静音螺旋桨和洲际导弹的陀螺仪。”
“任何试图购买、运输、甚至打听其详细技术参数的行为,都会立刻被西方国家的情报机构盯上。我们之前能弄到那台报废的AsmL‘尸骸’,已经是钻了天大的空子。但这双‘眼睛’,他们看得死死的,绝不可能有任何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