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271章 技术壁垒,国外的封锁!(第2页)

高远的这番话,彻底掐灭了所有人心中最后一丝侥d幸。

买,买不到。

偷,更是天方夜谭。

这意味着,他们只能走第三条路——自己造。

可潘国强教授刚才那番话,已经清晰地告诉了所有人,以国内现有的光学工业基础,想造出这种级别的“工业之眼”,无异于痴人说梦。

绝望再次笼罩了整个会议室。

刚刚才看到曙光的“普罗米修斯”计划,似乎又一次被推到了悬崖边缘。前方的路,被一道看不见,却坚不可摧的透明壁垒,彻底堵死了。

就在所有人都沉默不语,连魏东亭这样的硬汉都开始烦躁地踱步时,秦奋却异常平静地再次开口。

“既然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那我们就自己,凿出一条路来。”

他拿起笔,并没有在白板上画什么复杂的光路图,而是在世界地图的欧洲部分,德国的位置上,画了一个圈。

“我们买不到下好的‘金蛋’,”秦奋的目光扫过众人,眼神深邃得如同星空,“那我们就去把那只正在下金蛋的、最会下金蛋的‘老母鸡’,给请回来!”

“请……请老母鸡?”众人面面相觑,完全没明白秦奋的意思。

秦奋微微一笑,看向高远和首席法务官林薇。

“高总监,林总,你们还记不记得,三个月前,我让你们关注一家德国公司。”

高远和林薇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名字。

“耶拿精密光学公司?”高远有些不确定地说道,“我查过,这是一家老牌的德国光学企业,技术底蕴很深厚,尤其在显微成像和特种光学玻璃领域。但他们的经营策略太保守,市场被蔡司和莱卡挤压得很惨,目前正处于亏损状态,正在全球寻求战略投资者。”

“没错。”秦奋点了点头,“我们去‘偷’AsmL的核心部件时,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荷兰。但没人知道,我们真正的猎物,其实一直都在德国。”

他转过身,看着满脸困惑的专家们,终于扔出了自己的底牌。

“这家耶拿公司,本身并不具备制造完整光刻机物镜的能力。但是,他们拥有三样我们最需要的东西。”

秦奋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他们有欧洲最顶级的超精密光学加工设备和检测仪器。虽然不是为光刻机物镜专门定制的,但只要稍加改造,就能为我们所用。这些设备,同样在禁运清单上,我们用钱买不到,但通过‘投资’,却可以合法地使用,甚至转移。”

“第二,他们拥有全套的特种光学玻璃熔炼技术和氟化钙晶体生长工艺。这是制造镜片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材料技术。掌握了它,我们就掌握了‘眼睛’的‘视网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秦奋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看向高远,一字一顿地说道:“他们有一个人。”

“一个人?”

“对,一个人。一个叫顾秉文的华人光学博士。”

秦奋在白板上,重重地写下了这个名字。

“顾秉文,四十二岁。毕业于国内最好的金陵大学光学工程系,二十五岁公派留学德国,在斯图加特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他曾经是德国蔡司半导体光学部门最天才的华人工程师之一,主导过好几个关键的光学校正算法项目。但是,因为他的华人身份,在蔡司内部遭遇了无法逾越的‘玻璃天花板’,永远无法进入最核心的决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