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279章 无与伦比的战略视野

电话那头,魏东亭的技术汇报还在继续,每一个词都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

顾秉文紧紧握着冰凉的话筒,耳朵里听着那些精确实在的参数,眼前却仿佛看到了京城那个不眠的实验室里,一群年轻的工程师们正在为胜利而狂欢的景象。

他缓缓地放下电话,看向秦奋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如果说之前,他对于秦奋的信任还停留在对一个杰出青年企业家的欣赏和对其宏伟蓝图的震撼上,那么现在,这种信任已经升华为一种近乎信仰般的追随。

他终于深刻地理解,秦奋交给他和耶拿团队的,不仅仅是一张图纸,一个目标。

而是一个已经验证过一次的,通往胜利的“方法论”。

一个能够将失败转化为经验,将经验固化为流程,将流程演进为胜利的、强大而高效的研发体系。

“秦董,”顾秉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第一次发自内心地用上了这个更符合秦奋身份的称呼,“我明白了。耶拿公司的整合,我会立刻加速。一周之内,我将向您提交一份完整的‘京城-耶拿’双研发中心协同作战方案,包括技术对接流程、项目分工矩阵和人才交流计划。”

他的雄心被彻底点燃了。京城团队负责“大脑”和“神经”,而他手中的耶拿,就是负责打造“眼睛”和“骨骼”的钢铁之躯!两者合一,那张宏伟蓝图上的钢铁巨人,才能够真正站立起来!

“很好。”秦奋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是运筹帷幄的平静,“协同方案,你和魏东亭、楚云飞他们直接对接。我只有一个要求:效率。”

效率,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投向耶拿这座古老城市的天际线。“‘启明一号’的成功,只是我们在万里长征中,攻下的第一个小山头。它证明了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的队伍是能打仗的。但它本身,还不能吃,也不能穿。”

他转过身,看着顾秉文:“一块芯片,从实验室的成功,到真正产生价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需要应用,需要市场,需要形成一个能够自我造血、自我迭代的生态闭环。这,才是我们下一步的战场。”

顾秉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您的意思是……要为‘启明一号’寻找商业化应用?”

“没错。”秦奋的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而且,这个市场已经出现了。”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留下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话题。对于秦奋来说,在芯片设计成功的这一刻,他的思维已经跳跃到了如何将这枚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果仁”,变成一棵能够产生源源不断利润的摇钱树。

而这棵树的种子,已经在太平洋彼岸的消费电子市场,悄然萌发。

……

同一时刻,京城。

一辆挂着特殊牌照的黑色“伏尔加”轿车,在夜色中悄无声息地驶入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最终停在了远风微电子技术(Bj)有限公司那栋不起眼的小楼前。

车门打开,一位面容严肃、身穿深色中山装、年约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走了下来。他身后跟着两名同样不苟言笑的秘书和警卫。

此人,正是国家电子工业部主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司的副部长,钟卫国。

钟卫国抬头看了一眼这栋小楼,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实在很难相信,那个可能会改变整个国家半导体产业格局的惊人消息,会来自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