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拌饭酱 作品

第267章 勇卫营,良将黄得功(第3页)

也亏得王德华早有提醒,在没赚银钱之前就打过招呼,否则今天这些武将勋贵绝对能跟他这个太监豁出性命。

看着近十五万两银货被王德华派人一箱箱搬出去,成国公朱纯臣只觉得胸口像被万箭穿心般疼痛,实在太痛了。

英国公张世泽倒好受些,非常爽快地交了出去,魏国公徐允贞也大差不差。

开春时节,蜂窝煤的生意让他们赚了一大笔,充入国库和皇家内帑后,剩下的部分虽不算多,却是细水长流的买卖。

虽说目前只有江南之处能让这些武将勋贵分上一杯羹,但每年八十万两的收益摆在眼前,等到来年业务扩大、知晓的人更多,一百万两也并非遥不可及。

到那时。

他们三大国公每人指不定还能再多分个十万两;而且明年江南盐引的生意也能有一份分成,届时白花花的银子落入口袋,才能稍稍弥补此刻的心灵创伤。

不过区区一年而已。

他们一个个都能等得起。

“多谢国公爷,还有一众侯爷了。”

王德华笑眯眯地把该收走的银钱悉数收妥,足足八十万两。

他直接拿走了七十万两,剩余的十万两留给面前的一众武将勋贵。

这点银子在他们手中,既显得寒酸又透着贫困潦倒。

王德华见势不妙,赶忙走人。

于是,方才还喜气洋洋的东林书院,哪怕身处春光正好的景致里,众人看彼此的模样都如上了烤架的饼一般,愁云惨淡,仿佛家里死了亲爹亲娘,几乎都要大哭一场。

“成国公,这可怎么办?银子没了。”

其中一位侯爵哭丧着脸道。

朱纯臣二话不说,转身就抡起王八拳朝这人身上砰砰砰打去:“你以为本国公想这样吗?

这是签订了合同契约的,难不成还耍无赖耍到太祖皇帝头上去?

要不然你去跟太祖爷商量去。”

朱纯臣这辈子可都不想再见到朱元璋了,不然指不定又要被拿走多少万两银子。

“那这蜂窝煤咱们还卖不卖了?”

又一位侯爷弱弱地问道。

“卖,当然要卖。卖得越多,咱们回本的速度才能越快。”

朱纯臣喘着粗气,红着眼吼道,“这些江南的世家大族太不给力,才卖出区区八十万两。明年非得让他们创个十倍创收,搞出八百万两不可。”

旁边的一众武将勋贵们看他这模样,都下意识地离得远远的,内心不约而同地想着:成国公该不会是要疯了?

八百万两他也敢想。

事实证明,八百万两不过是朱纯臣的异想天开。

念叨了几日。

随着英国公张世泽、魏国公徐允贞相继离去,在江南以成国公朱纯臣为首的京营新军再度蛰伏,继续听候京城太祖朱元璋的调令。

“黄得功,你小子怎的来了江南?”

东林书院内,刚刚缓过劲的朱纯臣大咧咧坐在一侧,看着面前虎背熊腰、风尘仆仆的黄得功,挑了挑浓眉,面上带着几分不善。

他知道黄得功这号人物,在京城时以骁勇善战、勇猛著称,但比起他这个堂堂国公勋贵,终究只是军方后起之秀。

此前卫所兵里,也就这个年轻人能入眼几分,直到半年前成为勇卫营大都督,被太祖朱元璋重用,才真正踏入大明军方权贵的视野。

就算黄得功如今手握勇卫营实权,在勋贵派系里依旧讲究论资排辈,国公的爵位先天就压过众多武将一头。

别说黄得功,哪怕是立了大功的五边都督洪承畴来了。

在他这国公爷面前论门第,也得乖乖行礼。

国公之名,可见一斑。

黄得功简单行了一礼,也不畏惧,淡淡一笑,端坐在朱纯臣对面,洒脱道:“无非是京城太祖有令,责令大都督您率领江南的一众新军,前去皮岛中转,再入朝鲜之地,同女真人交战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