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267章 开办学堂,教育大计(第2页)

“这仓廪实了,也该知礼节,兴教化了。”

“俺琢磨着,咱们是不是也该在村里,办起一个‘蒙学’,也叫‘村学’?”

“让咱们村里那些个七八岁到十二三岁的娃儿们,无论男女,都能有机会,去认几个字,读几本书,学点做人的道理?”

他这话一出口,堂屋里顿时就响起了一阵小小的议论声。

兴办学堂?

这这可是个新鲜事儿啊。

也是个大好事儿啊!

钱大爷第一个就抚着胡子,连连点头:“张先生说的是啊!这读书识字,可是天底下顶顶要紧的事儿。”

“咱们这些老家伙,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一辈子就只能在这土坷垃里刨食,没啥大出息。”

“可不能再让咱们的孙子辈,也跟咱们一样,当睁眼瞎了。”

张河也激动地说道:“是啊,张先生。您家小山相公,不就是因为读了书,才中了举人,给咱们全村都争了光吗?”

“要是咱们村里的娃儿们,将来也能出那么一两个读书种子,那咱们青石村,可就真能在这十里八乡,都挺直了腰杆子了。”

李老四和赵老三他们,也都是一脸的期盼和向往。

他们自家虽然没读过什么书,可也知道这读书人的金贵。

要是自家那几个平日里只知道满山疯跑的野小子、野丫头。将来也能有机会坐在学堂里,跟着先生念几句“之乎者也”。

那那简直就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大好事啊。

当然,也有那么一两个平日里比较节省、或者家里劳力实在紧张的。

脸上露出了几分迟疑。

“张先生,这兴办学堂,自然是好事。”一个甲长有些顾虑地说道。

“可这建学堂得花钱吧?请先生也得花钱吧?”

“还有那笔墨纸砚,也不是个小数目啊。”

“咱们村这‘公中’的钱粮,虽然是比以前多了些,可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吧?”

“再说了,这娃儿们都去念书了,家里那些个劈柴、喂猪、拾粪的活计,又该谁去干呢?”

这话,也说出了一些村民的心里话。

张大山听了,也不生气,只是耐心地解释道:

“这位兄弟说的,也在理。”

“这兴办学堂,确实是需要花些钱粮。”

“可这钱粮,咱们可以从‘公中’那份‘兴办新营生’的本钱里头,先匀出一部分来。”

“毕竟,这培养人才,也是为了咱们青石村的长远发展嘛,也算是一种‘投资’。”

“至于这学堂的屋舍,咱们也不用盖得太讲究。”

“可以先利用村里那几间闲置的旧祠堂偏房。”

“简单修缮一下,就能用了。”

“课桌椅呢,就让柱子带着他那些个木工房的学徒们,用些个边角料,给它打制出来,也花不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