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297章 舟车再研,改良马车(第2页)

“石头说的在理。”张大山点点头,心里头也暗暗琢磨开了。

“这路修好了,是方便了运输。可要是这运输的家伙什跟不上,那这路的效用,也就要大打折扣了。”

“不成,这车子,也得想法子,给它好好地拾掇拾掇,改良改良才行。”

他送走了石头,便又一头扎进了自家那间堆满了各种图纸和工具的“研发工房”里。

再次翻出了他脑海中的那本宝贝似的《天工开物》。

仔仔细细地,研读起那《舟车》一篇来。

书上画着不少古代车辆的图样。有那两轮的战车,四轮的辎重车,还有那专门用来载人的、带有车篷的“安车”。

虽然这些车辆的形制,大多还比较原始。

可其中一些个关于车轮的构造、车轴的安装、车厢的承重、以及挽具的设计等方面的记载。

却也给了张大山不少新的启发。

“这车轮子,要想让它转得更顺溜,更省力,关键就在这车轴和轴承上。”张大山瞅着书上的图样,心里头盘算着。

“咱们现在用的这木头轴,摩擦力太大,还容易磨损发热。要是能想法子,给它换成更耐磨、也更光滑的材料,比如……用那经过反复锻打的上好熟铁做轴心,再配上用硬木或者青铜打制的套筒,里头再抹上些个好油脂,那转动起来,岂不是要顺畅得多?”

“甚至……要是能弄出些个圆溜溜的小铁珠子,或者小铁滚柱子,夹在那轴心和套筒之间,让它们滚动起来,那摩擦力,怕是还能再小上不少呢。”

这就是后世那“滚珠轴承”和“滚柱轴承”的雏形了。

虽然以眼下青石村的技术条件,要想制造出那么精密的玩意儿,还有些难度。

可至少,也给他指明了一个改良的方向。

“还有这车厢,”他又琢磨着,“咱们现在这个,就是几块木板钉的,又笨又重,还拉不了多少东西。”

“书上说,这车厢的承重,主要还是靠那底下的几根大梁。”

“要是能把这大梁的材质选好了,结构也设计得更科学些,比如用那更轻便、也更坚韧的竹木复合结构,或者用那三角形的稳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