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297章 舟车再研,改良马车(第3页)
“那这车厢的自重,就能减轻不少,载货的量,自然也就能提上去了。”
“至于这减震嘛……”张大山瞅着书上那些个画着带有弹簧状构件的“安车”图样,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这个时代,可没有后世那种螺旋弹簧或者钢板弹簧。
要想给这硬邦邦的马车减震,怕是……有些个难度。
“不过,”他转念一想,“书上倒是提到过,有些个高档的马车,会在车轴和车厢之间,用那柔韧的皮革条子,或者用那经过特殊处理的、富有弹性的弯曲木条,来做连接和缓冲。”
“虽然效果可能比不上后世的弹簧,可也总比这硬碰硬地颠簸要强上不少吧?”
“还有这挽具,”他继续琢磨着,“咱们现在给骡马套车用的那些个绳索和皮带,瞅着就勒得慌,怕是也影响了它们使力。”
“书上画着几种更合理的挽具样式,有那套在脖子上的颈圈式,也有那绑在胸前的胸带式,据说都能让牲口拉车的时候,更省力,也更舒坦些。”
张大山越琢磨,这脑子里头的念头就越多,也越兴奋。
他当即便铺开纸笔,就着那昏黄的油灯。
将自己这些个关于改良运输马车的奇思妙想,都一点点地,用他那独特的“简笔画”和“新式数目字”,给它勾勒描画了出来。
什么带轴承的车轮,轻便坚固的车厢,简易的减震装置,还有那更科学的挽具。
一时间,各种各样新奇的念头,都汇聚在了他的笔尖。
第二日一早,张大山便拿着他那画了满满几张纸的“改良马车设计图”。
兴冲冲地,找到了正在木工房里带着学徒们赶制新织机的柱子,和正在铁匠铺里挥汗如雨打制农具的铁牛。
“柱子,铁牛,你们俩都过来瞅瞅。”
“爹这里,又琢磨出了个新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