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小试牛刀,推广农技 (第2页)
当即便亲自挑选了最好的稻种和棉花种子,又让铁牛和柱子连夜赶制了五把崭新的曲辕犁和三架耧车。
还特意从村里挑了两个先前在推广《青石农录》时最是得力、也最是熟悉新作物种植的老农,张河的堂弟张顺和钱大爷的远房侄子钱有福。
“顺子,有福,”张大山对二人说道,“小山如今在清溪县当县丞,想在那边也推广咱们村的种地新法子。你们俩都是种地的好手,也跟着去帮衬帮衬他。”
“把咱们青石村的本事,也带到那边去,让他们也开开眼!”
张顺和钱有福自然是满口答应,能跟着未来的“大官老爷”出去长见识,还能把自家的好技术传出去,那可是光荣的事儿。
他们跟着石头的商队,带着那些“宝贝家伙什”,火速赶往清溪县,助小山一臂之力。
东西一到,小山便立刻行动起来。
他先是带着周文轩和那两位从青石村来的老农张顺、钱有福,把那五十亩官田仔仔细细地勘察了一遍。
“张大哥,钱大哥,你们看看这地,土质咋样?适合种些啥?”小山虚心请教。
张顺抓起一把土,捻了捻,说道:“回禀大人,这地看着还成,就是有些板结,肥力也差了些。要是能深耕一遍,再多上些粪肥,种稻子和棉花,应该都没问题。”
根据土质的不同,他们划分出几块区域,分别用来试种水稻和棉花。
又从县衙的佃户和周边村庄里,招募了十几个瞧着还算勤快老实的农户,作为这官田试种的帮工。
“各位乡亲,”小山站在田埂上,对着那些脸上还带着几分疑虑和好奇的农户们说道。
“本官知道,大家伙儿祖祖辈辈都是用那老法子种地,对这些新玩意儿,心里头可能不大信得过。”
“可咱们这日子要想过好,就不能光守着那些老规矩不变通。”
“今儿个,本官就让大家伙儿亲眼看看,这新农具、新种子,到底比那老的强在哪里!”
说着,他便让张顺和钱有福,各自套上一头从县衙借来的耕牛,使唤起那崭新的曲辕犁,在那官田里头,演示起来。
只见那曲辕犁入土轻松,翻起的泥土又深又匀,耕牛拉着也不怎么费力。
比起旁边那些还在用直辕犁吭哧吭哧耕地的农户,那效率,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那些清溪县的农户们,先前还带着几分不屑和看热闹的心思。
如今看见这曲辕犁如此神勇,一个个都惊得是目瞪口呆。
“我的老天爷!这……这是啥犁啊?咋这么好使唤?比咱们那老牛筋犁,可要省力多了!耕得还深!”一个老农使劲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
“是啊,看着那牛拉得都轻快,人也省劲儿!这要是用上这犁,俺一天能多耕一亩地!”另一个汉子也羡慕地说道。
小山趁热打铁,又把那耧车也给推了出来。
“乡亲们,这叫耧车,是专门用来播种的。它能一次开出三道沟,还能同时下种、覆土,比咱们用手撒籽,可要匀实得多,也省事得多!”
他又让张顺和钱有福,演示了一番如何用耧车播种棉花和大豆。
那均匀的行距,那精准的下籽量,更是让那些清溪县的农户们,大开了眼界,一个个都围着那耧车,摸摸这儿,看看那儿,稀罕得不行。
可这新东西虽好,真要让他们自个儿上手,却也不是件容易事儿。
有些老农,用惯了直辕犁,总觉得这曲辕犁使着别扭,不是把沟犁歪了,就是把犁铧给陷进泥里拔不出来了。
“大人,这……这犁使得不顺手啊,还不如俺那老犁呢。”一个老农抱怨道。
小山也不生气,耐心地解释:“老伯,这新家伙什,总得有个适应的过。您照着张顺哥他们教的法子,多使唤几天,保管比那老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