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枣 作品

137. 第 137 章(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姐弟初次离家三天,对他们来说堪比三年,在外祖父家过得乐不思蜀,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可太多了。

不过回到自个家更是开心,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嘛,何况老长时间没见爹娘,有些许想念。

当下围着丛三老爷叽叽喳喳个没完,“爷爷,外祖母家里的菜可好吃了,我喜欢吃甜甜的肉圆子。”

“我喜欢用弹弓打雀儿,爷爷你看,这是外祖父给我做的弹弓,我可厉害了,能把树上的鸟儿打下来。”

“我也有,我们都有,外祖父夸我们准头足,眼睛利……”

只要有一个孩子,屋子就能喧哗无比,三个孩子的吵嚷能把春天提前叫醒,厚厚的冰层也冻不住他们的热情。

孩子们的笑闹声充斥房前屋后,一改前些日子的萧条,瞬间鲜活旺盛,活色生香。

就是一直紧绷着脸的陈氏也嘴角含笑,搂着大孙子不舍得松手。

丛孝更是喜出望外,早早回家系了围裙挽起袖口,腊鱼腊肉泡在盆里,青菜萝卜甩干净泥巴。

难得今天家里人聚得齐,少不得做一桌好菜犒劳全家老少,再不吃点油水,连他这个大男人上茅房也腿软。

杏娘笑意盈盈不说话,看着孩子们跑前跑后地撒欢,家里太安静确实不像样。孩子一闹腾整座宅子仿佛活了过来,处处充满生机,大人看着就高兴。

男人掌勺她在一旁洗菜、切菜打下手,如今也没人鼓着眼睛阴沉着脸说闲话,整个人轻松了一大截。

可见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法是直面冲突,干就完了,是好是歹总能得到一个结果,总比一直吊着强。

春天还没到呢,丛家上下一片春暖花开,个个喜不自胜,笑容满面。

……

城镇里的正月十五热闹非凡,赏花灯、猜字谜、看杂耍等,数不胜数。对于庄户人家而言,好吃的食物就代表着热闹,男女老少齐聚一堂准备吃食。

人人都不空手,大人忙着准备食材,孩子在一旁端个板凳递个水的,忙碌成一团。

本地人过十五必吃米团子,取其团团圆圆之意,汤圆倒排在其次,吃不吃的无所谓。

取早谷米蒸一刻钟后摊开晾在竹席上,置于通风处,用手搓散,凉却后磨成细细的米粉。倒入铁锅炒得焦香,加适量热水调匀,像揉面一样和成软硬适宜、轻微沾手的米团,以捏成团而不塌陷为最佳。

馅料是早就准备好的,腊肉切丁,蒜苗、葱、榨菜等洗净备好,另外磨好的粗一些的米粉,还有农家自制的豆腐干。

当初打豆腐时除了一部分做卤豆腐,还留了一小半做豆腐干。

成形的豆腐切成块沾上白花花的盐粒子,太阳底下晒片刻后上锅蒸,蒸上一刻钟继续端到太阳下晒两天。

之后重复蒸、晒的过程一次即可,此时的豆腐干颜色焦黄,软糯有弹性,一股奇特的豆香充斥鼻尖,另人垂涎欲滴。

半干的豆腐绑成串吊在灶房檐下,不论刮风下雨都不会坏。要吃时用热水泡了切成片或丁,搭配五花肉或腊肉,再喷上一勺辣酱极为下饭。

只准备食材就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期间丛孝简单热了几样饭菜,大伙囫囵吃了晌午饭。

重头戏是晚上的这顿,若是团子蒸熟时正好赶上晚饭,那这一天的忙碌都是物有所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