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古城长安(第2页)
西汉王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丝绸之路”,形成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成为与罗马并峙东西的泱泱大国。
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素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就地理形势而言,长安城是前有平川,背靠大山,水源充足,沟渠四通八达,旱涝无忧。整个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形走向。
长安城是一座新城,在这个时间点的名字是大兴城。
杨梓的父皇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汉长安城。但历经长期战乱的汉长安城,年久失修,破败狭小,污染严重,皇帝杨坚决定另建一座新城。
开皇二年,杨坚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塬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的地方建造新都,新都定名为大兴城。
龙首塬是长安地区高低地形的自然分水岭,汉长安依龙首原北麓向渭水展开,隋长安(大兴)位于龙首原与少陵原之间的开阔地区,主要依据龙首原的地势而设计的。
传说曾有黑龙从南山来到渭河饮水,所以命名为龙首山。
大兴城的总面积规划为一百平方公里,此时外城尚未建造完工,主要由宇文恺主持规划建设,先造大兴宫城,后造皇城。
开皇三年在长安城西侧开挖龙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引浐水、交水、潞水,直通宫城。
第二年由大兴城东凿三百余里至潼关,名为广通渠,引渭水注入渠中使漕运直通黄河。
宇文恺在建造大兴城时,对这里进行了别具匠心的设计,有意识地将这里开辟为曲江风景区。
他认为东南高、西北低,风水倾向东南。皇宫、太极宫设在北部中侧,在地势上无法压住东南,应该采取厌胜的方法进行破除。
比如把曲江所在的凹陷挖成深池,并隔于城外,修建成皇家禁苑,成为皇家子嗣的游乐之地,这样就可以永保隋朝的王者之气不受风水、运势的威胁。
长安城有宫城、皇城、外城之分。外城墙边长二十余里,规模宏伟。
宫城、皇城并排而立,建于渭水南岸。
永安渠连接渭水,清明渠横贯南北,水陆交通便利,宏伟壮丽的宫殿群,气势恢宏。
外城比皇城大了十数倍,是平民的聚居区,商业发达,客旅频繁,市集上的货物,品目繁多,琳琅满目,物美价廉。
宫城里的宫殿气势磅礴,全部都是高台式建筑,上扼天穹,下镇黎庶,宏伟博大、富丽堂皇,隐隐有王者天下的气象。
外城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人文荟萃,井然有序。城内的街道四通八达,一条南北中轴线纵贯全城,东西均衡对称。
若干条东西、南北向的街道,划开为若干坊市,城内的建筑群规划得井井有条。
这些坊市东西分开,属大兴、长安两县。城外东、西、南三面为两县的郊区。
城内建立有官衙、王宅、寺院和道观等建筑,东西各置一市,还开凿了三条水渠。
宫城、皇城位于外城北部正中,再往北为大兴苑。
官府对城区治理极为严格,每天都有府衙的兵士在街道上巡查,乱丢杂物者会被处以重罚。
城中宽阔的街道上,松柏常青,整齐干净。
车道、马道、人行道截然分开,秩序井然。
中原商贾与各国使节,一进入长安城,便会感到一种庄严肃穆,生机勃勃的大国气象,心里会不由自主地生出崇拜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