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上云端的猪啊 作品

第17章 古城长安(第3页)

开皇九年杨坚灭陈,将陈后主及其王公百官全部迁于长安。

次年三月,陈叔宝与前陈百官从建康出发,到达长安,一路上大小车辆、人群绵延五百里累累不绝。

皇帝下令,分长安士民宅以俟之,内外修整,遣使迎劳,陈人至者如归,从南方迁入长安人数之多可以想见。

除陈后主及太子、诸王二十八人以外,还有陈朝尚书司马消难以下,至尚书郎两百余人,皆被迁于长安。

皇城是大小官员、皇亲贵族及勋贵人家的府邸区域。

这里街道宽阔,纵横交错,幽静整洁,车水马龙,既不冷清也不喧闹,是长安城内的管理中枢。

主干道旁修建起绿树环绕的新式房屋,非主干道上分布着各式各样的院落。

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行人的穿衣打扮,以及街道上的车马数量,豪华程度都远胜于外城。

对于外国的使者们来说,住在这里,与朝中官员交往也是极为便利。

对官府来说,既可以对重要使臣加以保护,还能对心怀叵测的间谍进行监视。

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城南定远街的宽度足有百五十米,一块块青石板砌成平整的街面,延伸到视线的尽头。

两侧商铺林立、房屋鳞次栉比,八辆马车并排而行也毫无压力,行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这哪里是街道,分明就是大广场。

今日城南大校场演武,皇帝和宗室贵胄出行,早有大批军士提前两日来此清过场。

三贱客的车队所过之处,民风纯朴。

路过市集时,便看到有各种畜牧产品和农产品出售。例如牛羊肉、角筋、毛皮、油脂、粮食等。另有瓷器、木材、铁器、纺织品等各种生活用品,数不胜数,琳琅满目。

据杨玉儿介绍,市场上的商品经营,分官营和私营两种。

政府设有管理市场贸易的衙署和官吏,以监察公平和促进商业的发展。

例如盐铁司、管理百工的工室,以及司空、司徒、司马、治田等官吏,以厘定产品的规格、质量或民间生产的方向。

所有这些,无一不反映出大隋朝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

马车停在一座豪华大院里,这里是靠山王在外城的一处别业。

三贱客换上男装,略作装扮,改变形容,手中摇着折扇,以大户人家公子的身份,大摇大摆地行走在南城十里大街上。

青儿、红儿和小梦等侍女,远远缀在身后。

杨玉儿带着众人穿街过巷,似乎对城中的街道极为熟悉。

不过杨梓发现,只有主要街道上才铺有青石板,窄一点的巷道都是土路,据说一到雨天就会泥泞不堪。

这城南人烟稀少,不远处甚至还有稻子快要成熟的田地。

天桥这边最为繁华,人头涌动,有推着小车烙糖人的,挑着担子卖烧饼的,还有糖葫芦,及各种小吃,琳琅满目。

小贩们高声叫卖,街头热闹非凡。

青儿一手拿着一串糖葫芦,将右手那串递给身边的公主。

杨梓一看这卖相,实在有点不敢恭维。

前世她在电视里看到过这玩意儿,当时还流了不少口水,只是现在看到实物,却提不起兴趣来。

青儿只好自己笑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