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何谓算计(第2页)

四师弟谢灵朝三师姐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即会意,从袖中取出一块绣帕,一脸谄媚的放在阮秀面前。

摊开之后,里面是颜色各异的糕点。

谢灵说道:“听师父说过不止一回,大师姐喜糕点,下山之前,我们三人就去准备了一些,都是从骑龙巷那边买的。”

阮秀瞥了眼,微微点头,“有心了。”

阮秀想了想,便从咫尺物中取出三件事物,俱是之前还在老龙城时候,糕点铺子收下的法宝。

品秩不高,聊胜于无。

阮秀说道:“这几个小玩意儿,就当做见面礼,你们跟着我爹修道,也都是剑修,而我并不练剑,不过我的道……”

她赶忙打住,换了个称呼,继而笑道:“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剑仙,算算日子,要不了多久,他就会赶来与我相会。”

“到时候让他给你们指点一二。”

徐小桥眼珠子一转,看了看师弟谢灵,不动声色问道:“大师姐,你这个朋友,是男是女,既然是剑仙,境界又有多高啊?”

阮秀眼神闪烁,莫名叹了口气,淡淡道:“是个男子,至于境界,我也不太清楚。”

那小子天天跌境破境,鬼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阮秀拾起一块糕点,随意塞进嘴里,含糊不清道:“好了,渡船还有很多空房间,你们自行挑选,这段时间,要是有什么修道上的困惑,可以来找我。”

三人各自散去。

挑完了房间,很有默契的,三位龙泉剑宗的嫡传弟子,联袂下船,去往大骊一处军帐,继续履行随军修士的职务。

风雪庙的兵家子弟,从来如此,很少会留在山门内,常年在外,要么参军,要么穿梭于一些古战场内苦修。

山路上。

董谷走在前头。

谢灵和徐小桥跟在后头,徐小桥故意压低了嗓音,忧愁道:“师兄师弟,咋个办?听大师姐说,那个男人,已经修成了剑仙,

我们三个,现在最厉害的,就只是谢师弟这个温养出本命飞剑的龙门境了,面对一位剑仙,这怎么打?”

董谷想了想,说道:“咱们浩然天下,金丹元婴两境,就算剑仙。”

徐小桥嗯了一声,“是这样,他要是金丹境,我们三人联手,或许还有点胜算,可要万一,是个元婴境怎么办?”

董谷摇头,“不知道。”

谢灵手掌按在腰间剑柄,眼神锐利,直截了当道:“那就打,打不过也得打,师命难违,能怎么办?”

徐小桥一拍额头,无奈道:“只能这样了,师父他老人家也真是的,也不说个具体原因,就只是让我们找他问剑。”

“不过要是打不过,应该也不会如何吧?毕竟有大师姐在。”

“对了,我们的这个大师姐,她的修为境界,到底是几境啊?我怎么看不出来?”

董谷摇头。

谢灵同样摇头。

谢灵深吸一口气,目视前方,说道:“我争取在问剑那人之前,早点破境,只要跻身了金丹地仙,我们三个,未必就没有胜算。”

闻言,徐小桥两眼冒光,跳起身,一巴掌拍在师弟的肩头,嘿嘿笑道:“咱们师兄妹几个,能不能在神秀山选址开峰,可就全看师弟的了!”

今年年初,在三人领命下山之前,身为师父的阮邛,定下了一个规矩。

只要他们仨,遇到了阮秀,又碰到了那个姓宁的小子,就必须联袂问剑一场,无论对方的修为高低。

不敢拔剑的,逐出师门。

敢拔剑,但是又输了,看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每人也都能获得一把师父亲自煅烧的长剑。

当然,要是问剑赢了,不仅能各自获得一把好剑,等到返回宗门,三人还可随意选择一座附属山头开峰。

一般来说,宗字头仙家的弟子,想要开峰,自立山头,必须得跻身金丹境,得了祖师堂点头,方有资格。

结为金丹客,方是我辈人。

而神秀山是什么地方?

如今大骊境内,公认的第一宝地,上面的天地灵气,浓稠似水,不会低于那座北岳披云山。

要是能开峰,一人占据一座山头,长久来看,好处极大。

董谷一向木讷,面无表情,好似不太在意此事。

原是小师妹的徐小桥,取出一份自家宗门的堪舆图,满脸笑意,在上面指指点点,已经开始盘算,到时候自己要选哪一座山头开峰了。

谢灵有些心不在焉。

下山之后,踏上一条小路,背剑少年回过神,转头望向山顶的那座渡口。

这世上,有些人,哪怕只是简单的擦肩而过,也会让人魂牵梦萦,拨乱心神。

好比那位青裙姑娘。

……

渡口渡船。

阮秀送走几人后,独自站在船尾。

四下无人,天地寂静,偶有几声雪压枝头的清脆声响。

青裙姑娘紧闭双眼,双手结印,默念一句远古神通口诀,观想数万里之外的某个男人。

一如之前的那几次。

一无所获。

感应不到任何气息,就像那个男人已经死了一样。

少女面无表情,左手搁在栏杆上,右手竖立托腮,就这么望着远处数十艘山岳剑舟,长久无言。

冷风拂面,吹得少女裙裾飞扬,露出一截已经可以算是修长的双腿。

算算日子,过了今年,她就不再是个少女了,这几年的游历,时间在走,人也在变。

比起最早进入骊珠洞天那会儿,现在的她,身材饱满且修长,眉眼也长开,如果以前是亭亭玉立,那么现在,足可称为祸国殃民。

就在此时。

一位眉心有痣的白衣少年,出现在船头之外的半空,作揖笑道:“崔东山见过阮姑娘。”

对他的到来,阮秀不觉得意外,少女微眯起眼,直接问道:“宁小子人呢?”

崔东山点头道:“按照老王八蛋的说法,最近他就会摆脱书简湖,继续北上,与阮姑娘重逢。”

阮秀平静道:“我怎么信你?”

崔东山敏锐感觉到一丝杀意,咂了咂嘴,两手一摊,“阮姑娘,我就一个传话的,可不能把气撒我身上啊,你要找,就找崔瀺去……”

“我是东山啊!”

阮秀摇摇头,“我现在使尽浑身解数,都察觉不到他的任何气息。”

崔东山刚要说话。

青裙姑娘竖指在唇边,示意他噤声,而后又指了指远处悬空的排排剑舟,一字一句道:“过了年关,如果我还等不到他回来,大骊就不用想着打下朱荧王朝了。”

“因为我会先一步,把这些人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