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何谓算计(第3页)

阮秀微微一笑,继续言语,掷地有声,少女原本的一对狐魅眸子,逐渐泛起淡淡金色。

“宁远愿意跟你们讲道理,那是他的事,与我无关,也不用想着说服我,没用的。”

“我话就撂这,你们敢算计让他去死,我就有办法,让你们整个大骊王朝,山河破碎,神州陆沉!”

……

书简湖,池水渡。

面对宁远的这一礼,崔瀺坦然受之。

在场三人的两人对话,只有一个黑衣姑娘一头雾水,傻傻分不清。

不过明面上的意思,还是听出来了,反正说到底,就是兄长不用守在书简湖了,眼前的这位老先生,会代替他留下。

好人啊。

所以宁姚笑嘻嘻的,跟着施了一礼。

崔瀺却没有坦然承受,破天荒的回了一礼,笑道:“在下崔瀺,见过宁姑娘。”

宁姚神色一怔,瞥了眼自己老哥,随即笑吟吟道:“我叫宁姚,这是我哥,他叫宁远,见过崔老先生!”

崔瀺呵呵一笑。

宁远伸出一手,按在小妹脑袋上,强行拧转她的身姿,后者也立即会意,乖乖听话,独自走到稍远处,静立养神。

这边的两人,肩并肩,开始沿着渡口岸边散步。

宁远沉吟道:“能不能让我多待两天?还有一场酒,几杯茶没喝。”

崔瀺随口道:“大事已了,其他皆是小事,无伤大雅。”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国师大人,我要喝的那场酒,你应该猜得出来吧?”

老人笑了笑,“春庭府?”

宁远点点头。

崔瀺问道:“是想问问我,关于你和陈平安之间的事?比如你此番去杀了顾璨,导致陈平安道心再一次破碎……”

“最后如何收场?”

“我身为陈平安的大师兄,又会如何做?”

宁远没有回答,只是等着答案。

崔瀺摆摆手,云淡风轻道:“杀就是了,顾璨一死,陈平安再生气,又能怎样?”

“于你而言,已经让剑气长城那些剑修,杀了这么多的贼人,绝大部分还都是中五境以上,一个顾璨而已,算得了什么?”

宁远附和道:“反正陈平安已经神人颠倒,真正做了人,不管顾璨死不死,他会不会走上一条复仇道路……

也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那么这样一看,其实齐先生和国师大人,对于他这个小师弟,都没有一个太高的……期望?”

宁远补充道:“好比齐先生当初的几个学生,他虽然在暗中各有护道,可实际上,只是希望那几个孩子,以后过得平平安安,不愁吃穿就好了。”

崔瀺颔首道:“是此理。”

“他陈平安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做一名剑修好了,该去哪游历练剑,那就去哪,大概率,将来会走上他师兄左右的道路。”

宁远又问,“我呢?”

“国师大人,既然煞费苦心的为我护道,从很早之前,就暗中布局谋划,让我一点点‘变好’,从而躲开第二次的天下共斩。”

“要是纯粹善意,说实话,我不信。”

崔瀺笑着点头,“我也不信。”

在今天之前,对于此事,宁远还有些疑虑,可在此前与陆沉的那番闲聊之后,就大概有了猜测。

直到崔瀺登门,声称要替自己接管天殛,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从自己当年离开剑气长城开始。

或许更早,早到第一次的天下共斩,早到借境十四之后,这位国师大人,就已经在落子棋盘。

联手齐静春,师兄师弟,为年轻人铺好了一条极为凶险,可走到尽头,又算是“柳暗花明”的道路。

一场观道观,善恶之分。

一场太平山,侠骨魔心。

一场老龙城,人神拔河。

一场书简湖,证道真我。

崔瀺早就知道,如果宁远的第二次北游,没有做点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好事,摆在三教面前,那么迎接他的,还会是一次共斩。

齐先生亦是同理。

所以先生曾说,把一个很重的担子,放在了他的肩头。

所以这两个师兄弟,一直做的,就是暗中落子,一点点引领年轻人,走上他们布下的棋盘,分成四步,在三教眼皮子底下……

自救。

也是他救。

为何当年共斩兵解之后,在去往剑气长城北边的空间镜面路上,齐先生会说,让他的第二次远游,不用太心急,可以慢点走,多看多想?

离开藕花福地没多久,在一处无名乡野,为何崔瀺会突然现身,要宁远去追查那些蛮荒奸细?

为何在到了老龙城,郑大风的灰尘药铺,好巧不巧的,就开在了泥泞街,开在了糕点铺子隔壁?

为何第二个大骊国师,陈平安的学生崔东山,会在半道拦下神秀山渡船,扬言要让宁远绕道?

因果串联,伏线千里。

至此,水落石出。

齐先生偏袒自己的小师弟,是真,可为好友殚精竭虑的铺路护道,避免他被第二次天下共斩,同样是真。

这会儿,终于理清来龙去脉的宁远,双手藏袖,想起那位教书先生,感触极多,却又莫名。

说不太上来。

崔瀺说了句看似题外的话,“年少时分,暴得大名,基本都不会是什么好事,很容易让人拎不清楚,得意忘形。”

“许多听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其实有大学问,好比旁人随口的一两句话,可能就概括了他的一生。”

“我们听了,有没有用,不用去管他,反正听一听也不花钱,要是惹来深思,那就等于是白赚的。”

宁远拢了拢袖口,“有道理。”

崔瀺笑问道:“书简湖之行,感受如何?”

宁远答非所问,“国师大人,我这把剑,之后在你的安排下,要去往何处?”

崔瀺同样答非所问,自顾自笑道:“此次文庙议事,最大的两个结果,已经出来了。”

“浩然天下的东部三海,诸子百家各有出力,由墨家为主,划分三个辖境,最终打造三座抵御妖族的天堑关隘。”

“东海关,阿良。”

“南海关,左右。”

顿了顿,崔瀺说道:“北海暂无。”

宁远嗤笑道:“总不能我来。”

老人微笑点头,“你又不是儒家子弟,当然不需要你来承负,可是宁远,你猜猜看……”

“亚圣与文圣,这两脉,各自都出了一位十三境剑仙,剩下的北海关主,应该由谁来当?”

宁远不假思索,随口道:“礼圣一脉。”

崔瀺笑而不语。

然后年轻人就似乎想到了什么。

长久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