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维京海盗来了

南洋远征军在琉球群岛上的进展迅速。

第二批以土人为主的部队也乘上了前往琉球的运输船。

此刻,南洋本土上正在进行一场重要会谈。

一方是新兴的南洋合众国大统领张弛及其麾下的外交、经贸官员。

另一方,则是远道而来的瑞典王国特使,资深外交官兼工业家代表——贡纳尔·哈格洛夫先生。

哈格洛夫先生年约五旬,身材高瘦,灰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举止间带着北欧式的含蓄优雅与精明干练。

他代表的国家——瑞典,在整个世界大战期间,以其武装中立政策闻名于世。

然而,张弛很清楚,这种所谓的中立并非毫无倾向。

瑞典优质的铁矿石、滚珠轴承、精密工业零件,曾通过种种渠道,源源不断地输入汉斯第三帝国,为其战争机器注入了不可或缺的血液。

可以说,这个维京之国,身上是带着点原罪的。

当然,盟军倒不至于对瑞典展开清算。

此刻,战争已近尾声,欧罗巴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但智慧的头脑早已开始布局战后格局。

瑞典那位极具远见的佩尔·阿尔宾首相,已然预见到,随着和平降临,被压抑已久的民用需求将迎来井喷,全球经济必将走向复苏与繁荣。

而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作为汽车业不可或缺的橡胶、以及广泛用于电子和镀锡工业的锡矿,其价格必然一路看涨。

恰好,南洋这片新生的热土,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丰富的石油储量、广袤的橡胶园、优质的锡矿——成为了阿尔宾首相眼中极具战略价值的原材料供应地。

哈格洛夫特使此行的核心目的之一,便是希望能以相对优惠的长期协议价格,为瑞典的未来工业发展,锁定未来5到10年的橡胶、锡矿和石油供应。

寒暄过后,双方分宾主落座。

哈格洛夫特使首先表达了瑞典王国对南洋合众国成立的祝贺,以及对张弛大统领领导能力的赞赏,言辞得体,风度翩翩。

张弛则对瑞典悠久的工业历史和卓越的科技成就表示了钦佩。

气氛融洽而友好。

很快,话题便转向了经济合作。

哈格洛夫特使巧妙地引入了战后经济复苏的话题,并顺势提出了关于大宗原材料长期供应协议的设想。

“……大统领阁下,我国坚信,和平的到来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