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维京海盗来了(第2页)
瑞典工业界愿与南洋这样资源富饶的新兴国家建立稳固的、互惠的长期伙伴关系。
尤其是在橡胶、锡矿以及石油领域,我们希望能与贵国达成一个前瞻性的框架协议……”
他言辞恳切,并未直接压价,但话语中隐含的意味十分清晰。
希望趁着南洋初立、急需打开国际市场和获得认可的机会,以相对“友好”的价格达成长期协议。
若在一般情况下的新兴国家,面对瑞典这样的欧罗巴工业强国抛出的橄榄枝,或许会欣喜若狂,急于成交。
但张弛并非寻常领袖。
作为穿越者,他深知自己手中资源的战略价值,更清楚战后全球供需关系的变化。
在南洋合众国的独特体制下,作为大统领,他对于石油、橡胶、锡矿等战略大宗物资的出口和定价,拥有极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他并未直接回应价格问题,而是微微一笑,话锋一转:
“哈格洛夫特使,瑞典工业的成就举世瞩目,尤其是贵国在精密制造、军事科技领域的实力,更是令人赞叹。”
他如数家珍般说道:
“萨博公司(sAAB)的战斗机设计独具匠心;
考库姆公司(kockums)的潜艇建造技术世界一流;
博福斯(Bofors)的高射炮和舰炮,更是性能卓越,享誉全球。
即便是陆军装备,贵国的坦克设计也融合了独特的北欧智慧。”
哈格洛夫特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这位远在东南亚的年轻领袖,对瑞典的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竟有如此细致深入的了解。
张弛却是内心冷笑,后世作为一个军迷,在互联网上关于瑞典这个小而精的工业强国的视频和文章,他可没少刷到过。
即便进入冷战,瑞典人在坦克和喷气式战斗机方面也是搞的有模有样。
他的战雷系统中,瑞典科技树上就有类似jAs-39“鹰狮”战斗机这样优秀的四代轻型战斗机以及Cv9040步兵战车这样畅销欧罗巴的陆战载具。
没错,他看上了瑞典人的工业实力。
他故意让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道:
“南洋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和精密制造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渴望学习,渴望合作,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出售原材料。”
接着,张弛提出了一个令哈格洛夫有些意外的方案:
“我认为,我们之间的合作,可以采取一种更深入、更立体化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