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末日来见你 作品

第884章 安稳后事,吕雉拉拢人心!

李钊重重叩首:“遵命!臣已调遣一千骑兵入城戒严,绝不会放走一个叛贼!”

吕雉点点头,又补充道:“还有,此事暂且保密,尤其是王上那边……待查清真相再行禀报,以免王上远在他方分心。”

李钊眼中闪过一抹感激:“臣明白。”

吕雉这才走向惊魂未定的小月和孩子们。她蹲下身,轻轻擦去孩子脸上的泪痕,柔声道:“没事了,我在这里。”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勾心斗角的吕雉,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母。

小月感激地看着她,轻声道:“谢谢姐姐相救。”

李钊躬身退出那座仍弥漫着淡淡血腥味与无形威压的宫殿,冰冷的甲胄随着他的动作发出轻微而沉闷的摩擦声。殿外清凉的空气涌入肺腑,却并未驱散他心头的沉重。他并非愚钝之人,吕雉那看似轻描淡写、甚至略带斥责的话语,内里蕴含的深意,他听得真切分明。

主母在守卫森严的咸阳宫内遭遇上百名死士的刺杀,这无论放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都是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天大纰漏。作为咸阳卫戍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李钊负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

按照秦法,按照军律,即便他刚刚奋力护驾、斩杀刺客,事后也难逃严厉的惩处,削职问罪乃至更严重的后果都在情理之中。

吕雉却将此事暂时按下。她没有当场发作,没有立刻追究责任,而是命令他先去处理“该处理的事”,并将对外统一口径的任务交给了他,只说稍后会亲自向高要禀明。这看似是交办了一项棘手的任务,实则是给了他一个宝贵的缓冲期和戴罪立功的机会。

“斟酌用词向高要禀告”——这意味着最终呈报到高要那里的情况说明,其措辞、侧重点,将经由他李钊之手初步拟定,再通过吕雉之口转述。

只要在这期间,他能够出色地完成稳定咸阳、抵御外敌的任务,展现出应有的能力和忠诚,那么吕雉便极有可能在向高要陈述时,为他美言几句,强调其临危不乱、护驾有功、事后处置得宜的一面,从而极大地减轻甚至化解他的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