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康米软件基金会(第3页)
看完那长长的介绍,他这才终于想起来了一些早就己经被他给选择性遗忘掉的、属于这个世界的历史知识。
主要是历史课对于现在的林·选择性遗忘历史科目的理科生·天鱼来说太过渺远了。他上一次系统地接触到这些内容,还是在两年前的高一历史课上。而像
近代夏国的科技发展史这种细节,也并非课程的重中之重。
毕竟,有道是“千年辉煌一笔带过,百年耻辱分上下册”,大量的篇幅,都还是在描写那些充满了血与泪的历史教训,和近现代夏国所历经的种种磨难。
在前世,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约莫要到八九十年代才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同期的夏国计算机领域,别说是达到什么世界先进水平了,能不掉队,就己经算是谢天谢地。
而在这个世界,为了建设那个庞大的【长征】计算集群,也就是现在夏国几乎人手一个的【征】App的后台本体,夏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走上了一条完全迥异的道路。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夏国政府就己经洞悉到了“信息”与“算力”在未来世界中的绝对霸权地位。于是,一个代号为【长征】的宏伟计划,便在最高层的决策下,举全国之力轰然启动。
当一个国家决定要将自己最核心的战略命脉,都押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计算集群之上时,那么,在最底层的操作系统上,就绝对不可能去依赖任何来自于国外的技术。
这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必选题。
在那个充满了理想与激情的年代,夏国几乎是与西方世界在同一时间,在操作系统开发领域,就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漫漫长征。
“康米软件基金会”,也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在最初的几年里,两个同样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大国,在计算机领域,进行过一些深入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正如最开始的工业援助那般。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在操作系统的核心设计理念上,逐渐产生了无法被调和的,宛如路线之争的根本性分歧。
(这剧本怎么这么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