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
汉宣帝地节三年:风云变幻中的王朝态势
从甲寅年(公元前67年)开始,到己未年,共六年。
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春天三月,宣帝下诏说:“听说有功不赏,有罪不罚,就算是唐尧、虞舜在世,也没法教化天下。如今胶东国相王成,安抚百姓从不懈怠,使得八万多流民自行登记成为当地居民,治理成效卓着,与众不同。特赐王成关内侯爵位,俸禄为中二千石。”然而,还没来得及进一步重用他,王成就在任上去世了。后来,宣帝下诏让丞相、御史询问各郡国来京汇报财政情况的长史、守丞,了解政令的得失。有人回答说:“之前胶东国相王成是虚报流民数量,以此骗取显耀的赏赐。”从这之后,很多地方官吏就热衷于追求这种虚名了。
夏天四月戊申日,宣帝立儿子刘奭为皇太子,任命丙吉为太傅,太中大夫疏广为少傅。封太子的外祖父许广汉为平恩侯。又封霍光哥哥的孙子中郎将霍云为冠阳侯。霍显听说立了太子,气得吃不下饭,还吐血,说:“这是在民间时生的儿子,怎么能立为太子!要是皇后以后生了儿子,难道只能当诸侯王吗!”于是又教唆皇后毒死太子。皇后多次召太子来赐他食物,保姆和奶妈都会先尝,皇后想下毒却一直没机会下手。
五月甲申日,丞相韦贤因为年老多病,请求退休,宣帝赐给他黄金百斤、可以坐乘的安车以及四匹马拉的车,批准他离职回家。丞相退休的制度就是从韦贤开始的。
六月壬辰日,任命魏相为丞相。辛丑日,任命丙吉为御史大夫,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广哥哥的儿子疏受为太子少傅。太子的外祖父平恩侯许伯,觉得太子年纪小,就请求让自己的弟弟中郎将许舜监护太子家。宣帝就此事询问疏广,疏广回答说:“太子是国家的储君,他的老师和朋友应该是天下的杰出人才,不应该只亲近外戚许氏一家。况且太子已经有太傅、少傅,属官也都配备齐全,现在又让许舜监护太子家,这显得见识短浅,不利于向天下人展示太子的德行。”宣帝觉得他说得很对,把这番话告诉了魏相,魏相摘下帽子谢罪说:“这不是我们能想到的。”疏广从此受到器重。
京城下了一场大冰雹,大行丞东海人萧望之上书,说这是大臣掌权、一家独大导致的。宣帝早就听说过萧望之的名声,就任命他为谒者。当时,宣帝广泛招揽贤才,很多百姓上书谈论对国家有利的事,宣帝就把这些奏章交给萧望之,让他询问情况。萧望之把上书者分为几类,才能高的推荐给丞相、御史,中等的推荐给中二千石官员去试用,满一年后汇报试用情况,才能低的就给他们回复,打发他们回去。萧望之所处理奏报的事情,宣帝全都认可。
冬天十月,宣帝下诏说:“之前九月壬申日发生地震,朕非常害怕。要是有人能指出朕的过失,或者是贤良方正、敢于直言进谏的人,来纠正朕的不足,不要顾忌有关部门。朕德行不够,不能让远方的人归附,所以边境屯兵防守一直没有停止。现在又整顿军队,增加屯兵,让老百姓长期劳累,这不是安抚天下的办法。那就撤销车骑将军、右将军的屯兵。”又下诏说:“皇家园林中还没使用过的池塘、禁苑,借给贫民使用。各郡国的宫殿馆舍,不要再修缮。流亡在外的百姓回乡的,借给他们公田,提供种子和粮食,并且暂时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
霍氏家族骄横奢侈,为所欲为。太夫人霍显,大肆修建宅第,制作了有彩色绘画的御用辇车,车内铺垫着绣花的褥子,扶手用黄金涂饰,车轮用熟皮和棉絮包裹,让侍女们用五彩丝线拉着她在宅第中游玩;她还和家奴总管冯子都私通。霍禹、霍山也一起修缮宅第,在平乐馆跑马追逐。霍云在应该入朝参见皇帝的时候,多次称病私自外出,带着很多宾客,在黄山苑围猎,却让家奴去上朝谒见,没人敢责备他。霍显和她的女儿们不分昼夜地出入长信宫,毫无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