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275章 汉纪四十二 孝安皇帝上

公元120年,东汉这一年的大事件“大杂烩”

孝安皇帝永宁元年(公元120年,庚申年),春天三月丁酉日,济北惠王刘寿去世,就好比东汉王室朋友圈里少了一位“大佬”。

这时候,北匈奴拉上车师后王军就,干了一票大的。他们把后部司马和敦煌长史索班等人给杀了,还把车师前王赶走,占据了西域北道。鄯善国被欺负得不行,赶紧向曹宗求救。曹宗就跟朝廷提议,出兵五千去揍匈奴,一来给索班报仇,二来收复西域。但很多大臣觉得,不如直接关了玉门关,跟西域断了联系得了。

太后听说军司马班勇有他老爹的风范,就把他叫来朝堂问问咋看这事儿。班勇就说:“以前汉武帝那时候,匈奴太猛,所以开通西域,大家都觉得这是断了匈奴的财路,削弱了它的实力。后来光武中兴,顾不上外边,匈奴就又嚣张起来,带着西域各国瞎搞。到了永平年间,匈奴又来打敦煌,闹得河西各郡白天都得关城门。孝明皇帝深谋远虑,派大军出征西域,匈奴才跑远了,边境安稳了。到永元的时候,西域各国都归附咱了。后来羌人闹事,西域联系又断了,匈奴就开始找西域各国收租,价格还贼高,时间卡得死死的。鄯善、车师他们心里都气炸了,想归附咱大汉,却没门路。之前西域时不时有人反叛,就是咱管理没到位,反而害了他们。现在曹宗就是单纯觉得之前丢了面子,想报复匈奴,但他没想想以前出兵的情况,也不考虑当下实际。在那偏远地方想立功,太难了。要是战争没完没了,后悔都来不及。再说现在国家钱也不充裕,军队后续补给也跟不上,这不是向远方敌人示弱,让国内人看笑话嘛,我觉得不能答应出兵。以前敦煌郡有三百营兵,现在应该恢复,再设个护西域副校尉,就待在敦煌,跟永元那时候一样。还得派西域长史带五百人驻扎在楼兰,西边能挡住焉耆、龟兹的路,南边能给鄯善、于阗壮胆,北边能防着匈奴,东边离敦煌还近,这样才方便。”

尚书又问班勇这事儿利弊咋样,班勇说:“以前永平末年刚开始通西域,先派中郎将在敦煌,后来在车师设副校尉,既能管着外族,又不让汉人去骚扰他们,所以外族都心向咱,匈奴也怕咱威风。现在鄯善王尤还是汉人的外孙,要是匈奴得逞,尤还肯定得凉凉。这些外族虽然像鸟兽,但也知道躲灾啊。要是出兵驻扎在楼兰,肯定能让他们归附,我觉得可行。”

可长乐卫尉镡显、廷尉綦毋参、司隶校尉崔据不同意了,他们说:“朝廷之前放弃西域,就是觉得对咱没啥好处,还费钱。现在车师都归匈奴了,鄯善也靠不住,万一他们反水,班将军你能保证匈奴不祸害边境?”班勇回怼:“现在咱国内设州牧,是为了管着郡县里那些坏人。要是州牧能保证盗贼不闹事,我也敢拿脑袋保证匈奴不祸害边境。现在开通西域,匈奴势力肯定就弱了,对咱威胁也就小了,总比把西域给匈奴,让他们恢复实力强吧?现在设校尉是为了保护安抚西域,设长史是为了拉拢各国。要是不管了,西域对咱死心,就只能投靠匈奴,边境各郡可就遭殃了,恐怕河西城门又得像以前一样白天关上。现在要是舍不得屯戍那点钱,不展现朝廷恩德,匈奴就会越来越嚣张,这可不是长久安边的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