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423章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第2页)

这皇帝还特别喜欢美女,后宫女官的等级和俸禄都比照朝廷官员来,从贵人到宫里打扫卫生的,加起来有好几千人。还挑了六个识字又靠谱的女子,让她们当女尚书,负责处理宫外上奏的事情,帮忙判断能不能批准。廷尉高柔上书说:“以前汉文帝舍不得十户人家的财产,都不去修个小台给自己娱乐;霍去病一心想着抗击匈奴,都顾不上给自己盖房子。现在咱们耗费的可不止百金,担心的也不只是北方的边患啊!您可以大概把宫殿修到能满足朝廷宴会的规格就行,先把干活的人放回去,让他们能回家生活。等吴、蜀两国平定了,再慢慢修建也不迟。按照《周礼》,天子的后妃以下一共一百二十人,这已经不少了。我听说现在后宫人数可能比这还多,皇家后代不兴旺,说不定就是这个原因。我觉得可以精心挑选一些贤良淑德的女子,凑够规定的人数就行,其他的都送回家,这样也能养精蓄锐,保持内心平静。要是能这样,多子多福的祥瑞说不定就能实现了。”皇帝回复说:“你总是直言进谏,以后有什么想法继续说。”

当时打猎的规定特别严,谁要是在禁地杀了鹿,不但自己要被杀头,财产还要充公,要是有人举报,就能得到丰厚赏赐。高柔又上书说:“这些日子,老百姓要承担各种劳役,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再加上最近又有打猎的禁令,鹿到处乱跑,把庄稼都吃了,到处搞破坏,损失特别大,老百姓就算设了防护,也拦不住。就像荥阳周边,好几百里地,庄稼几乎颗粒无收。现在天下人口本来就少,可鹿却越来越多,要是突然有战争,或者赶上灾年,拿什么应对呢?陛下您要是放宽禁令,让老百姓能去捕杀鹿,解除这个禁令,那老百姓可就太高兴了,对大家都有好处。”皇帝还想把北芒山铲平,在上面盖个观景台,能看到孟津。卫尉辛毘劝说道:“天地的本性就是有高有低。现在您要反着来,既不符合自然规律,又耗费人力,老百姓可受不了这么多劳役。要是黄河泛滥,发了洪水,连丘陵都被夷平了,拿什么来抵御洪水呢!”皇帝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评论

这段史料生动展现了三国中后期各方势力的权力更迭与治理困境,从中可提炼出多重历史启示:

权力交接中的人性博弈

蜀汉杨仪的悲剧,本质是权力预期与现实的剧烈冲突。他自恃功高且资历深厚,却因性格“狷狭”被诸葛亮排除在核心继承人选之外。其向费祎发泄的“投魏”言论,暴露了功臣在权力失落时的心理失衡。这揭示出:政治传承不仅考验能力,更看重心性修养,而过度的怨怼往往成为自我毁灭的导火索。

反观曹魏的权力布局,司马懿升任太尉,标志着其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为日后司马氏崛起埋下伏笔。这种看似常规的人事调整,实则是权力结构悄然变化的信号,体现了三国后期士族与皇权博弈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