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470章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

咸宁元年(公元275 年,乙未年)

春天,正月戊午初一,朝廷宣布大赦天下,还改了年号。

在吴国,有人挖地挖到一把银尺,上面刻着字。吴主一看,也跟着大赦天下,把年号改成天册。

吴国中书令贺邵中风,说不了话,离职好几个月了。吴主怀疑他装病,就把他抓起来关到藏酒的地方,严刑拷打了上千次,贺邵愣是一个字都没说。最后吴主让人用烧红的锯子锯断他的头,还把他家人流放到临海。楼玄的子孙也被吴主给杀了。

夏天,六月,鲜卑拓跋力微又派他儿子沙漠汗来进贡。沙漠汗准备回去的时候,幽州刺史卫瓘上表请求把他留下,还偷偷用金子贿赂拓跋部的各位首领,想离间他们的关系。

秋天,七月甲申这天是月底,发生了日食。

冬天,十二月丁亥,晋朝追尊司马懿的庙为高祖,司马师为世宗,司马昭为太祖。

这一年,闹起了大瘟疫,洛阳死的人数都数不过来,得上万了。

咸宁二年(公元276 年,丙申年)

春天,令狐丰去世,他弟弟令狐宏接着上位,杨欣出兵把令狐宏给砍了。

晋武帝生了场重病,好不容易好了,大臣们都来给他庆祝。武帝下诏说:“每次想到因为瘟疫死了那么多人,我心里就特难受。我哪能因为自己病好了,就忘了老百姓的艰难呢!”那些来送礼庆贺的,都被他拒绝了。

当初,齐王司马攸很受司马昭宠爱,司马昭每次见到司马攸,就拍着床喊他小名说:“这是桃符的座位啊!”好几次差点就把司马攸立为太子了。司马昭临死前,给晋武帝讲了汉淮南王、魏陈思王的事儿,边讲边哭,还拉着司马攸的手交给武帝。太后临死的时候,也流着泪对武帝说:“桃符性子急,你当哥哥的要是不慈爱点,我要是不行了,真怕你容不下他。我把他托付给你,你可别忘了我的话!”等武帝病重的时候,朝廷内外都觉得司马攸会是下一任皇帝。司马攸的妃子,是贾充的大女儿。河南尹夏侯和就对贾充说:“你这俩女婿,跟你亲疏都差不多。立人当以品德为重啊。”贾充没回应他。司马攸一直讨厌荀勖和左卫将军冯紞谄媚的样子,荀勖就指使冯紞去跟武帝说:“陛下之前生病一直不好的时候,齐王很受公卿百姓拥护,太子就算想把皇位让给齐王,他能躲得过去吗?应该把齐王送回封国,这样国家才能安稳。”武帝暗中采纳了这个建议,就把夏侯和调任光禄勋,还夺了贾充的兵权,不过贾充的地位待遇没变化。

吴国施但造反那事儿,有人向吴主打小报告,说京下督孙楷没及时去平叛,脚踏两条船。吴主就多次责备孙楷,还把他召回朝廷,让他担任宫下镇、骠骑将军。孙楷心里害怕啊,夏天六月,就带着老婆孩子跑来投降晋国。晋国封他为车骑将军,丹杨侯。

秋天,七月,有人跟吴主说:“临平湖从汉朝末年就淤塞了,老人们都说:‘这湖要是堵着,天下就乱;这湖要是通了,天下就太平。’最近这湖无缘无故突然就通了,这是天下要太平,咱吴国要去洛阳一统天下的祥瑞啊。”吴主就拿这事儿问奉禁都尉历阳人陈训,陈训回答说:“我就会看看天象啥的,这湖为啥堵塞为啥开通,我可搞不明白。”等他退下后,跟朋友说:“说啥去洛阳,恐怕是要去投降,可不是啥吉祥事儿。”

又有人献上一块小石刻,上面刻着“皇帝”俩字,说是在湖边捡到的。吴主一听,又大赦天下,把年号改成天玺。

湘东太守张咏不按规定交算缗钱,吴主派人就在当地把他砍了,还把脑袋拿到各个郡去示众。会稽太守车浚为官清廉,政绩也不错,赶上郡里闹旱灾饥荒,就上表请求朝廷赈济百姓。吴主却觉得他这是收买人心,派使者去把车浚脑袋砍了。尚书熊睦稍微劝了几句,吴主就拿刀柄把他给砸死了,死的时候身上没一块好地方。

八月己亥,晋朝任命何曾为太傅,陈骞为大司马,贾充为太尉,齐王司马攸为司空。

吴国历阳山有七个孔并排着,孔里面是黄红色的,当地人叫它石印,还传言说:“石印封条揭开,天下就太平。”历阳的长官上奏说石印封条开了,吴主就派使者用太牢的礼节去祭祀。使者搭了个高梯子爬到石头上,用朱砂在上面写:“楚有九州渚,吴为九州都。扬州人,做天子,四代治,太平始。”回来后报告给吴主。吴主高兴坏了,封历阳山的山神为王,还大赦天下,把第二年的年号改成天纪。

冬天,十月,任命汝阴王司马骏为征西大将军,羊祜为征南大将军,两人都可以开府征召僚属,礼仪规格和三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