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386章 孝献皇帝壬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 年,丙申年)

春天,二月,魏公曹操回到邺城。

夏天,五月,汉献帝晋封魏公曹操为魏王。

当初,中尉崔琰向曹操推荐了巨鹿人杨训,曹操以礼征召了他。等曹操晋爵为王,杨训就上表称颂曹操的功德。有人嘲笑杨训迎合世俗,虚伪做作,还说崔琰举荐错了人。崔琰向杨训要来奏表的草稿看了看,然后给杨训写信说:“看过你的奏表,事情办得还不错。时势啊,时势啊!总会有变化的时候。”崔琰本意是讥讽那些喜欢指责别人却不讲情理的人。当时有个向来和崔琰不和的人,就向曹操告发崔琰“傲慢对待世人,心怀怨恨,言语不恭”,曹操一听就火了,把崔琰抓起来关进监狱,还剃光他的头发,罚他做苦役。之前告发崔琰的人又接着告状说:“崔琰做苦役时,对着宾客怒目而视,好像心怀不满。”于是曹操就赐崔琰自尽。尚书仆射毛玠为崔琰的无辜感到痛心,心里很不高兴。又有人去告发毛玠心怀不满、口出怨言,曹操就把毛玠也关进了监狱。侍中桓阶、和洽都为毛玠辩解,曹操根本不听。桓阶请求查明事情真相。曹操说:“告发的人说,毛玠不光是诽谤我,还为崔琰鸣不平。这是不顾君臣之间的恩义,为死去的朋友胡乱抱怨叹息,简直让人忍无可忍。”和洽说:“如果真像告发的人说的那样,毛玠的罪过可就大了,天地都容不下他。我不是敢偏袒毛玠而歪曲大道理,只是毛玠多年来深受您的宠信,为人刚直忠诚,大家都敬畏他,不应该做出这种事。不过人心难测,关键还是应该调查毛玠,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现在您不忍心追究,反而让是非曲直分不清了。”曹操说:“我之所以不查,是想让毛玠和告发的人都能保全。”和洽回答说:“如果毛玠真有诽谤主公的言论,就应该在街市上公开处决他;要是毛玠没说过这话,告发的人就是诬陷大臣,误导您的判断,不加以核查,我实在放心不下。”曹操最终也没彻底追查,毛玠就被免职,后来在家中去世。当时西曹掾沛国人丁仪掌权,毛玠获罪,丁仪出力不少;大家都很怕他,见了他都不敢正眼看。只有尚书仆射何夔和东曹属东莞人徐弈不买丁仪的账,丁仪就诬陷徐弈,把他贬出京城去做魏郡太守,多亏桓阶从中帮忙,徐弈才没受更大的罪。尚书傅选对何夔说:“丁仪已经害了毛玠,你也该稍微顺着他点。”何夔说:“做不义的事,只会害了自己,怎么能害得了别人!况且心怀奸佞的人,在圣明的朝堂上,能长久吗!”崔琰的堂弟崔林,曾经和陈群一起谈论冀州的人士,崔林称赞崔琰是冀州人士之首,陈群却认为崔琰智谋不足,连自身都难保,因此贬低他。崔林说:“大丈夫行事,总会有意外情况发生。就像你们这些人,难道就真的值得敬重吗?”五月己亥初一,发生了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