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孝怀皇帝中
晋纪九,从公元309年(己巳年)到公元311年(辛未年),共三年。
# 永嘉三年:风云变幻大戏开场
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己巳年),这一年的故事那叫一个精彩,咱们一起来看看。
一开春,正月辛丑朔日,火星(荧惑)靠近了紫微星座。汉国的太史令宣于修之就跟汉主刘渊说:“不出三年,肯定能拿下洛阳。咱现在待的蒲子这地方,地势不好,不好长期安稳待着。平阳那边可是气象正盛,要不咱迁都到那儿。”刘渊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就照做了。还大赦天下,把年号改成河瑞。
三月戊申日,高密孝王司马略去世。朝廷任命尚书左仆射山简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个州的军事,镇守襄阳。这山简是山涛的儿子,就爱喝酒,根本不管政事。他还上奏章说:“顺阳内史刘璠太得民心了,我怕老百姓把他抢去当老大。”朝廷就下诏把刘璠调回当越骑校尉。这下南方各州可就乱套了,当地的老人们没有不怀念之前的刘弘的。
丁巳日,太傅司马越从荥阳回到京城。中书监王敦跟自己亲近的人说:“太傅一直独揽大权,可他推荐选用官员的表奏,尚书还按照老规矩来裁决,他这次回来,肯定得杀人立威。”皇帝还是太弟的时候,跟中庶子缪播关系特好,等当上皇帝,就任命缪播为中书监,缪胤为太仆卿,把他俩当成心腹。皇帝的舅舅散骑常侍王延、尚书何绥、太史令高堂冲,也都参与机密事务。司马越怀疑朝廷里这些大臣不跟自己一条心,刘舆和潘滔就劝司马越把缪播他们全杀了。司马越就诬陷缪播等人想造反,乙丑日,派平东将军王秉带着三千士兵进宫,在皇帝身边把缪播等十多个人抓走,交给廷尉,全都杀了。皇帝也只能干着急,又是叹气又是流泪。这何绥是何曾的孙子。以前,何曾陪着晋武帝吃饭,回来就跟儿子们说:“皇上开创大业,我每次陪宴,都没听他说过啥治理国家的长远打算,净说些平常事儿,这可不是给子孙留后路的做法,也就他这一辈子能安稳,后代恐怕得遭殃!你们这一辈儿可能还能躲过。”然后指着孙子们说:“他们肯定得遭难。”等何绥死了,他哥哥何嵩哭着说:“咱爷爷简直就是圣人啊!”这何曾每天吃饭得花一万钱,还说没啥能下筷子的菜。他儿子何劭,每天吃饭得花两万钱。何绥和他弟弟何机、何羡,奢侈得更厉害,给人写信,言辞傲慢无礼。河内的王尼看到何绥的信,就跟别人说:“伯蔚(何绥字)身处乱世还这么张狂,能躲过灾祸吗?”别人说:“伯蔚要是知道你这话,肯定得害你。”王尼说:“等伯蔚听到我这话,估计他自己都死了!”到永嘉末年,何家真就一个人都没剩下。
司马光评论说:何曾批评晋武帝偷懒懈怠,只顾眼前,不做长远打算,还知道天下要乱,子孙得遭殃,这看得多明白啊!可他自己生活奢侈无度,让子孙跟着学,最后因为骄奢导致家族灭亡,那他的明智又体现在哪儿呢?而且他身为宰相,知道君主的过错,不跟皇上说,却在家里偷偷议论,这可不是忠臣啊。
太傅司马越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
刘实连续好几年请求退休,朝廷一直不答应。尚书左丞刘坦上奏说:“古代养老,担心的是老人有事做,而不是看重他们继续当官,我觉得应该答应刘实的请求。”丁卯日,朝廷下诏让刘实以侯爵的身份回家养老,任命王衍为太尉。
太傅司马越辞去兖州牧的职务,兼任司徒。他觉得近来很多事儿都出在宫廷和台省,就上奏说凡是有侯爵身份的宿卫官员都得罢免。当时殿中的武官基本都封侯了,这一下大部分人都被赶出去,一个个哭哭啼啼地走了。司马越又让右卫将军何伦、左卫将军王秉带着几百个东海国的士兵负责宫廷宿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