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526章 孝愍皇帝下(第2页)

石勒这边整军备战,想偷袭王浚,却有点犹豫。张宾说:“搞偷袭就得出其不意。现在军队都准备好了,却迟迟不动,是不是怕刘琨和鲜卑、乌桓在后面搞事?”石勒说:“可不是嘛。那咋办?”张宾说:“那三伙人的智商和本事都比不上你,你就算走远了,他们也不敢动,而且他们也想不到你能千里奔袭幽州。轻装往返,不到二十天,就算他们想搞事,等他们商量好出兵,你都回来了。再说刘琨和王浚,虽然都是晋臣,其实是死对头。你要是给刘琨写封信,送点人质求和,他肯定乐意看你收拾王浚,绝对不会救王浚反而来打你。打仗就得快,别等菜都凉了!”石勒说:“我还没琢磨明白的事儿,你都搞定了,我还犹豫啥!”

于是连夜点火赶路,到了柏人,把主簿游纶杀了,因为他哥游统在范阳,怕走漏风声。派使者给刘琨送信并送人质,说自己以前犯了错,想讨伐王浚来赎罪。刘琨乐坏了,发通知给各州郡,说“我和猗卢正商量收拾石勒,石勒吓得没地方躲,想拿下幽州赎罪。现在就派六修南下打平阳,除掉那些冒牌货,收拾石勒这羯族逃犯。顺应天意民心,辅佐朝廷,这都是我多年诚意感动上天的结果!”

三月,石勒的军队到了易水,王浚的督护孙纬赶紧派人报告王浚,想带兵抵抗,被游统拦住了。王浚的手下都说:“胡人这货贪婪又没信用,肯定没安好心,赶紧揍他!”王浚发火了:“石公来,是想拥戴我当老大!谁敢说打他,斩!”大伙不敢再说话。王浚还准备了宴席等着。壬申那天,石勒早上到了蓟城,喊守门的开门;还怕有埋伏,先赶了几千头牛羊过去,说是来送礼,其实是想堵住街巷。王浚这才慌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石勒进城后,让士兵随便抢,王浚身边的人请求抵抗,王浚还不许。石勒冲到大厅,王浚才跑出大堂,被石勒的人抓住了。石勒把王浚的老婆叫过来,和她一起坐着,让王浚站在前面。王浚骂道:“胡奴敢耍你大爷,也太嚣张了!”石勒说:“你身居高位,手握重兵,看着朝廷完蛋都不救,还想自己当天子,这不叫嚣张?还任用贪官,虐待百姓,残害忠良,把燕地祸害惨了,这是谁的锅?”让手下王洛生带五百骑兵先把王浚送回襄国。王浚自己跳河,被捞上来捆好,在襄国集市上砍了。

【内核解读】

这段记载堪称西晋末年乱世的“浓缩版生存图鉴”,从天文异象到政治博弈,从权谋算计到人性百态,处处藏着乱世生存的密码,也暴露了政权兴衰的底层逻辑。

异象与人事:迷信外衣下的政治隐喻

开篇一连串“天有异象”的记载耐人寻味:“如日陨地”“三日东行”“流星化肉”,放在科学不昌的古代,这些自然现象被赋予强烈的政治象征意义。汉主刘聪面对“流星化肉”的凶兆,将陈元达“女宠太盛”的劝谏怼回“阴阳之理无关人事”,看似是不信迷信,实则是拒绝反思——当统治者沉迷权力、拒绝批评时,任何“异象”都成了自欺欺人的借口。 更讽刺的是,在贤后刘氏去世后,刘聪果然“嬖宠竞进,后宫无序”。这印证了一个规律:乱世中,权力缺乏约束必生乱象。刘聪的“七公十六将”制度看似架构严密,实则是“家天下”的翻版——用儿子掌兵权、靠亲信控朝政,看似巩固权力,实则埋下了“任人唯亲”的隐患。这种“把权力当私产”的操作,在后来的王浚身上也如出一辙,成了乱世枭雄的通病。

石勒的“影帝级”权谋:示弱与攻心的教科书

石勒对王浚的“套路”堪称古代版“扮猪吃老虎”教科书。面对王浚的使者,他藏起精锐、摆出“羸师虚府”的穷酸样,对着一把麈尾“朝夕下拜”,甚至放话“见所赐如见公”,演技之逼真连王浚的使者都被忽悠得深信不疑。更绝的是他的“精准投喂”:给王浚画“奉上尊号”的大饼,给枣嵩送“并州牧、广平公”的甜头,精准拿捏了对方的贪婪与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