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中宗元皇帝中
晋纪十三,从公元319年(己卯年)到公元321年(辛巳年),共三年。
太兴二年(公元319年,己卯年)
春天二月的时候,刘遐和徐龛在寒山攻打周抚,把周抚打得落花流水还斩了他。最开始,掖县有个叫苏峻的,带着家乡几千家人修筑堡垒保护自己,周围好多人都跑来依附他。曹嶷看他势力强,心里不爽,就想收拾他,苏峻没办法,带着大伙渡海来投奔朝廷。皇帝封苏峻为鹰扬将军,让他协助刘遐去讨伐周抚,还立了功。于是皇帝下诏,封刘遐为临淮太守,苏峻做淮陵内史。
石勒派左长史王修到汉国去报捷。汉主刘曜呢,就派兼司徒郭汜去封石勒为太宰,兼任大将军,晋爵为赵王,还给他特别待遇,出行清道戒严,跟当年曹操辅佐汉室一个规格。同时,封王修和他的副手刘茂为将军,还封了列侯。王修的随从曹平乐跟着王修到了粟邑,就留在汉国当官了。这家伙跑去跟刘曜说:“大司马(石勒)派王修他们来,表面上特别诚恳,实际上是来打探陛下您这边实力强弱的,等他们回去复命,石勒就打算偷袭陛下您呢。”当时汉国军队确实疲惫不堪,刘曜就信了这话。赶紧把郭汜追回来,还在集市上把王修给斩了。三月,石勒回到襄国。刘茂逃回来,把王修死的情况告诉了石勒。石勒气得暴跳如雷,说:“我对刘氏那可是尽心尽力,当臣子的本分做到极致了。他们家的基业,一大半都是我打拼下来的,现在他们得志了,居然还想算计我。赵王、赵帝,我自己想当就当,还非得靠他们封吗!”说完就把曹平乐灭了三族。
皇帝让大臣们讨论郊祀的事儿,尚书令刁协等人觉得得等回到洛阳才能搞这仪式。司徒荀组等人就说:“当年汉献帝迁都许昌,马上就举行郊祀了。为啥非得在洛阳呢!”皇帝觉得荀组他们说得对,就在建康城东南方设了郊祀的土丘。辛卯日,皇帝亲自去南郊祭祀。因为还没建北郊,就把地神和天神一起祭了。皇帝还下诏说:“琅邪恭王应该称皇考。”贺循表示反对:“按照《礼》,儿子不能把自己的爵位加到父亲头上。”这事儿就这么算了。
最开始,蓬陂坞的首领陈川自称陈留太守。祖逖攻打樊雅的时候,陈川派手下将领李头去帮忙。李头打仗特别勇猛,立了不少功,祖逖对他也很好。李头经常感叹:“要是能让祖逖这样的人当老大,我死都没啥遗憾!”陈川听说后,直接把李头给杀了。李头的手下冯宠带着人投降了祖逖,陈川更气了,就在豫州各郡大肆抢掠,祖逖派兵把他打得屁滚尿流。夏天四月,陈川在浚仪反叛,投降了石勒。
周抚战败逃跑的时候,徐龛的部将 于药追上去把他斩了。等到朝廷论功行赏,刘遐却抢了先。徐龛气得不行,在泰山反叛,投降了石勒,还自称兖州刺史。
汉主刘曜回到长安,把都城定在这儿,然后立妃子羊氏为皇后,儿子刘熙为皇太子。还封其他儿子,刘袭为长乐王,刘阐为太原王,刘冲为淮南王,刘敞为齐王,刘高为鲁王,刘徽为楚王。其他宗室成员也都封了郡王。这羊氏就是原来晋惠帝的皇后。刘曜有次问她:“我跟司马家那小子比,咋样?”羊氏说:“陛下您那是开创基业的圣主,他就是个亡国的糊涂蛋,哪能相提并论!他贵为帝王,却连老婆孩子和自己三个人都保护不了。我那时候,真不想活了,还以为天下男人都那样呢。自从伺候您以来,才知道世上真有爷们儿啊!”刘曜听了美滋滋的,对她宠爱有加,羊氏也开始掺和国事了。
南阳王司马保自称晋王,改年号为建康,还设置了一堆官职,任命张寔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陈安自称秦州刺史,先投降汉国,后来又投降成国。上邽闹起了大饥荒,军队和百姓都饿得不行。张春就带着司马保跑到南安祁山。张寔派韩璞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去救援。陈安赶紧退到绵诸,司马保又回到上邽。没过多久,司马保又被陈安逼得不行,张寔又派将领宋毅去救,陈安这才退走。
江东地区也闹饥荒了,皇帝下诏让百官都上奏章提建议。益州刺史应詹上疏说:“从元康年以来,大家都不重视儒家经典,推崇道家,觉得玄虚放纵才是豁达,把儒术和清廉节俭看成是俗气。现在应该大力推崇儒家官员,改变这种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