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617章 哀皇帝

兴宁三年(公元365年,乙丑年)开春正月庚申这天,皇后王氏去世了。

刘卫辰又又又背叛代国,代王什翼犍直接东渡黄河,把他打跑了。要说这什翼犍是真宽厚,郎中令许谦偷了两匹绢,他知道了还帮忙瞒着,跟左长史燕凤说:"我实在不忍心直面许谦的脸,你千万别往外说。要是他羞愧自杀,那我不成了为点小钱害死人才的混蛋了吗?"之前打西部叛军时,他被流箭射中眼睛,后来抓到射箭的人,手下都想把那人剁成肉酱,他却说:"人家也是各为其主罢了,有啥罪啊!"直接给放了。

大司马桓温把办公地点挪到姑孰。二月乙未,安排他弟弟右将军桓豁监管荆州、扬州的义城、雍州的京兆等军区,兼任荆州刺史;又给江州刺史桓冲加了监管江州及荆、豫八郡军事的活儿,都授予了尚方宝剑的权力。

司徒司马昱听说陈佑放弃了洛阳,赶紧跟大司马桓温在洌洲开了个会,合计着要出兵征讨。结果丙申那天,皇帝在西堂驾崩了,这事儿也就黄了。皇帝没儿子,丁酉日,皇太后下诏书让琅邪王司马奕继位。大臣们都去琅邪王府迎接,当天就登基了,全国大赦,普天同庆。

前秦也搞了大赦,年号改成建元。

燕国的太宰慕容恪和吴王慕容垂一起攻打洛阳。慕容恪跟将领们说:"你们平时总抱怨我不主动进攻,现在洛阳城看着高但兵力弱,容易拿下,别再怂得偷懒了!"于是就开打。三月,真打下来了,活捉了扬武将军沈劲。沈劲被抓了还一脸淡定,慕容恪本来想放了他,中军将军慕舆虔却说:"这哥们儿虽然是个人才,但看他那心气儿,肯定不会归顺我们,现在放了他,以后绝对是大麻烦。"最后还是把他杀了。

慕容恪一路打到崤山、渑池,关中地区吓得不轻,前秦王苻坚亲自带兵驻守陕城防备。

燕国任命左中郎将慕容筑为洛州刺史,镇守金墉;吴王慕容垂为都督荆、扬、洛等十个州的军事,还兼任征南大将军、荆州牧,给了一万兵力,驻守鲁阳。

太宰慕容恪回到邺城,跟手下说:"我之前平定广固时,没能救下辟闾蔚;现在拿下洛阳,又让沈劲被杀。虽然都不是我本意,但身为元帅,真对不住天下人啊。"朝廷为了表彰沈劲的忠诚,追赠他为东阳太守。

司马光说:沈劲这儿子真是没白养!以父亲的恶行为耻,用生命洗刷污名,把凶逆家族变成了忠义门第。《易经》说"纠正父亲的过错,会得到赞誉",《蔡仲之命》说"你要掩盖前人的过失,做到忠孝",说的就是这事儿吧!

太宰慕容恪带兵从不靠威严压人,全凭恩信。管理士兵抓大放小,不搞苛政,让大家都能安心。平时军营里看着挺宽松,好像谁都能欺负一下;但警备其实严得很,敌人根本靠近不了,所以从没打过败仗。

壬申那天,把哀帝和静皇后埋在了安平陵。

夏天四月壬午,燕国太尉武平匡公封弈去世。任命司空阳鹜为太尉,侍中、光禄大夫皇甫真为司空,兼任中书监。阳鹜伺候过四朝皇帝,年纪大威望高,连太宰慕容恪都得给他行礼。但他还特谦虚谨慎,比年轻时还低调,管教子孙也严,就算家里出了一堆大官,也没人敢违反他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