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617章 哀皇帝(第2页)

六月戊子,益州刺史建城襄公周抚去世。他在益州待了三十多年,威望和恩惠都没得说。朝廷下诏让他儿子犍为太守周楚接班。

秋天七月己酉,把会稽王司马昱又改封回琅邪王。

壬子,立妃子庾氏为皇后。这位皇后是庾冰的女儿。

甲申,立琅邪王司马昱的儿子司马昌明为会稽王;司马昱坚决推辞,还自称会稽王。

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都背叛了前秦。曹毂带着两万多人攻打杏城,前秦王苻坚亲自带兵征讨,让卫大将军李威、左仆射王猛辅佐太子苻宏留守长安。八月,苻坚打败曹毂,斩杀了他弟弟曹活,曹毂请求投降,苻坚把他部落里六千多户豪杰迁到了长安。建节将军邓羌征讨刘卫辰,在木根山把他活捉了。

九月,苻坚到朔方地区,安抚各个胡人部落。冬天十月,征北将军、淮南公苻幼带着杏城的兵趁虚偷袭长安,被李威击杀。

鲜卑秃发椎斤去世,享年一百一十岁,儿子秃发思复鞬接替统领部众。秃发椎斤是秃发树机能堂弟秃发务丸的孙子。梁州刺史司马勋,治理手段那叫一个残暴,治中、别驾和州里的豪门大族,说话稍微不合他心意,当场就砍头示众,有时还亲自射箭杀人。他一直想霸占蜀地,就怕周抚,不敢动手。周抚一死,他立马起兵反叛。别驾雍端、西戎司马隗粹苦苦劝谏,全被他杀了,还自称梁、益二州牧、成都王。十一月,司马勋带兵进了剑阁,攻打涪城,西夷校尉毋丘暐吓得弃城跑路。乙卯那天,把益州刺史周楚围困在成都。大司马桓温上表推荐鹰扬将军江夏相义阳人朱序为征讨都护,去救援成都。

前秦王苻坚回到长安,让李威代理太尉,加授侍中。封曹毂为雁门公,刘卫辰为夏阳公,让他们各自统领自己的部落。

十二月戊戌,任命尚书王彪之为仆射。

“内核解读”

兴宁三年(公元365年)的历史记载,像一幅动荡时代的缩影,展现了政权更迭、军事交锋与人物性格交织的复杂图景,其中不少细节值得从现代视角解读:

君主与权力:宽厚与权术的博弈

代王什翼犍的“宽厚”极具现代管理启示。面对下属盗窃,他选择隐瞒而非追责,担心“以财杀士”;饶恕射伤自己的敌兵,认为“各为其主”——这种对人性的体谅,打破了传统权力中的“报复逻辑”,更接近现代组织管理中“容错文化”的雏形。但这种宽厚也需放在特定语境中看:在部落联盟式的政权中,维系人心往往比严苛惩罚更重要,什翼犍的选择本质上是巩固统治的智慧。

反观前秦苻坚,其处理叛乱的手段则体现了“恩威并施”的帝王术。击败曹毂后接纳投降、迁徙其部族,活捉刘卫辰却仍让其统领部落,既用军事优势震慑对手,又以怀柔手段安抚胡人部落,这种对边疆民族的治理思路,与后世“羁縻政策”一脉相承,展现了多民族政权整合的早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