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琳 作品

第40章《教学反思》(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三叉小说]

梁文昌那句“准备给教育局的汇报材料?”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瞬间在武修文和黄诗娴紧绷的心弦上激起了剧烈的涟漪。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武修文敲击桌面的手指猛地顿住,抬起眼,迎向梁文昌看似温和实则锐利的目光。那目光像探照灯,似乎要穿透他强行维持的平静表象,直抵其下翻腾的惊涛骇浪。黄诗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下意识地将放在武修文笔记本上的手收了回来,指尖冰凉。

“……是,梁主任。”武修文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只有那份沉重的疲惫感挥之不去,“昨晚活动刚结束,有些原始记录需要整理归档,正好诗娴也帮忙理了一下。”他避重就轻,将“错题银行”的本子不着痕迹地往旁边推了推,盖住了那些关于教学反思的字迹。此刻,任何与“教学问题”沾边的讨论,都可能成为压垮他的另一根稻草。

梁文昌的目光在武修文脸上停留了几秒,又扫过黄诗娴明显紧张的神色,最后落在那厚厚一叠活动材料上。他脸上的笑容未变,点了点头:“嗯,辛苦你们了。活动组织得不错,李校长也听说了,很满意。”他顿了顿,语气带上了一丝长辈般的语重心长,“不过啊,修文,诗娴,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清者自清,教育局那边,按程序走就是,把该准备的准备好,如实说明情况。学校这边,李校长和我,心里都有数。”

这番话,看似安抚,却更像是一种无声的警告和提醒: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按规矩来,别节外生枝!

“谢谢梁主任。”武修文垂下眼睫,掩去眸中复杂的情绪,低声应道。

“谢谢主任。”黄诗娴也连忙跟着说,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梁文昌的“心里有数”,是支持,还是观望?她不敢深想。

“行,你们忙吧。”梁文昌拍了拍手中的教案,没再多说,转身走向自己的办公桌。他坐下的动作带起一阵轻微的响动,像一块无形的巨石,沉沉地压在了办公室的另一端。

晨曦已经完全驱散了夜的阴霾,明亮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却驱不散武修文和黄诗娴心头的寒意。刚才因专注分析错题而暂时建立的平静堡垒,被梁文昌的出现轻易击碎。那份沉甸甸的“个人情况说明”,像达摩克利斯之剑,再次悬于头顶,寒光凛冽。

武修文的目光重新落回自己的笔记本上,看着那些关于“计算粗心”“概念混淆”“审题失误”的反思字迹,只觉得无比讽刺。现实的问题,远比这些教学细节沉重千万倍。他烦躁地合上了笔记本,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黄诗娴看着他紧锁的眉头和周身散发的低气压,心揪得更紧了。她瞥了一眼自己放在桌上的挎包,那封湿透的信就藏在最底层,像一个沉默的诅咒。她必须知道里面写了什么!至少要知道敌人射来的箭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无法遏制。

“武老师,”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自然,“教育局那边……要求的情况说明,关于……关于我们关系的部分……我觉得我们可能需要提前沟通一下措辞,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她找了个极其合理的借口,手指却紧张地蜷缩起来,“要不……我先看看那封信……了解一下举报的具体……指控?”她试探着,声音压得极低,目光紧紧锁住武修文的反应。

武修文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他猛地抬眼看向她,眼神锐利如刀,带着一丝被冒犯的警惕和深沉的痛楚。看那封信?看那些泼在他和她身上最肮脏的污水?他几乎要脱口而出“不准看!”,但看到黄诗娴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坚持和隐藏在深处的担忧,那句拒绝卡在了喉咙里。他死死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半晌,才极其缓慢、极其沉重地点了一下头。那动作,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