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8章 稻穗的重量(第3页)

秦思武脸上的笑容淡了点:“嗯……爹和娘是主力。我和哥也就打打下手。你家的田,是租给秦老四家种的,他家劳力多,到时候交租子就行,不用咱操心收。”

“那……交完税,留完种,再交租子,剩下的粮食……够大伯家吃一年吗?”秦思齐抬起头,乌溜溜的眼睛看着两个堂哥。秦思文和秦思武都沉默了。秦思文搓着衣角上沾的泥巴,秦思武挠了挠头,脸上的嬉笑不见了。

“紧巴……”秦思文低声道,“爹娘省着,我们兄弟也省着。娘还要养鸡、织布换点零钱买油盐……就这,也得看老天爷脸色。去年秋里雨水多,稻子倒了,收成少了两成,冬天就难熬……”他没再说下去。

“思齐,”秦思武难得正经起来,凑近了点,“你在学堂,跟着秀才公,认字多,懂道理。你说,咱庄户人,为啥就活得这么难?一年到头,土里刨食,累死累活,也就混个肚儿圆?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秦思齐望着远处。烈日下,秦大安的身影在金色的稻浪中起伏,像一座沉默移动的山。伯娘王氏不知何时也来了,正弯着腰在另一块地里割稻,动作同样利索,背上的衣衫也湿了大片。汗水顺着他们的鬓角流下,滴进养育他们、也束缚着他们的土地里。

秦思齐的小手无意识地揪着一根饱满的稻穗。金黄的谷粒坚硬而沉重,带着阳光的温度。他想起学堂里那些“治国平天下”的圣贤书,想起李涛他们身上光鲜的细棉布,想起母亲补丁摞补丁的衣裳和碗里清可见底的粥。

“不知道……”秦思齐的声音很轻,带着孩童的稚嫩,却又有种超乎年龄的沉重,“但我知道,得读书。读书,也许……能找条不一样的路。” 他小小的手指用力,几乎要掐进那饱满的谷粒里。赚钱,必须尽快找到赚钱的路子。这念头从未如此清晰和急迫地烙在他心上。否则,别说光耀门楣,连活着,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秦思文和秦思武似懂非懂地看着他。这时,秦大安如雷的吼声从田中央传来:“思文!思武!两个兔崽子死哪儿去了?!还不滚回来干活!想挨揍吗?!”

两兄弟吓得一激灵,慌忙爬起来,抓起镰刀,灰溜溜地重新冲进了灼热的稻田里,留下秦思齐一个人坐在树荫下,抱着那捆扎得整整齐齐的稻把,望着无边的金色稻浪,久久出神。

傍晚收工回家,秦思齐的小手因为捆扎稻草而磨得通红,甚至起了两个小小的水泡。刘氏心疼地捧着儿子的手,用浸了凉水的布巾小心地敷着。“疼不疼?”她轻声问。

秦思齐摇摇头,把脸埋进母亲带着汗味和阳光气息的怀里:“娘,我不怕疼。” 他闷闷的声音传来,“就是……就是觉得大伯他们太累了。”

刘氏抱着儿子,目光望向窗外沉沉暮色中归来的疲惫身影,长长地、无声地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