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97章 赵父的考核(第2页)

按照当初的约定,这生意是八二分账。我赵家负责打点关节、打通销路、承担风险,占八成。你们几个小的,主要是明远和思齐你提供了茶源和最初的制茶点子,占两成。

赵万才的语气平静无波,仿佛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这十九斤茶,品相极好,我托了关系,一部分作为‘孝敬’打点了州府几位关键的大人,剩下的,以百年云雾古树珍茗的名头,卖给了城里的几位豪商巨贾。扣除所有打点、人工、包装等成本,净利纹银五百两。

五百两!秦思齐暗暗吸了一口凉气。这对他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

赵万财将将银票推向秦思齐和赵明远的方向:“这两成,便是一百两银票。你们二人,自行分了吧。”

秦思齐看着那银票,本能地想要推辞:“伯父,这太多了!我只是提供了茶树的位置和一些浅见,主要还是伯父您运筹帷幄...”

他的话还没说完,旁边的赵明远已经眼疾手快,一把将银票捞了过去,笑嘻嘻地说:“哎呀!思齐,我父亲一言九鼎,说给你就给你,你客气什么!咱们当初不是说好了有福同享嘛!”脸上乐开了花。

赵万财看着儿子猴急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的笑意,但并未阻止。他转而抛出了更重要的问题:银子拿了,那老茶树每年还能产出,品质也上佳。暂时还够不上‘贡茶’的门槛和份量。新茶叶才刚开始育苗,还要等4年左右,才有收获。

如何在不能走贡茶这条路的情况下,依旧能把这‘玉露老茶’卖出更的高价,这是摆在眼前的问题?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两个年轻人:“你们如今已是秀才,也该学着用用脑子。晚饭时,我想在听听你们新想法。”说完,他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姿态悠闲,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晚饭就在这‘松鹤堂’偏厅用。”

赵明远拿着银票,拉着思齐回到了自已的书房。关上房门,他银票在书案上一拍。

“哈哈,发财了思齐!”赵明远喜形于色,咱们一人五十两!够你置办多少笔墨纸砚,再给你伯母买买首饰,吃食绰绰有余了!

秦思齐看着眼前银票::“明远,这样分不妥。”

“有何不妥?当初说好的,咱们俩一人一半!”赵明远不解。

秦思齐继续道:“应该加上,林静之和李文焕,我们四人分,而且他们也帮忙在其,自已父亲面前撮合说话。应当有他们一份。日后,情谊也更厚,不忘好友,共同富贵。编制我们自已的关系网。”

赵明远脸上的兴奋渐渐褪去,露出思索的神色。他并非不通情理之人,只是骤然得银,有些忘形。此刻听秦思齐分析,也觉得有理。

赵明远正色道:“思齐,你说的对。是我考虑不周了。文焕和静之,确实出力不少。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分?”

秦思齐沉吟片刻说道:“总共一百两,是我们四人合作的结果。”

我看,不如这样:我们两人作为直接发起者和执行者,各占三成,即各得三十两。文焕和静之各占两成,各得二十两。你看如何?

赵明远凑过去一看,拍手道:“公平合理!就这么办!”

随后赵明远道:“我去找母亲,把这一百两,换成十张十两的银票。在用信封,信加钱一起邮寄过去。”

秦思齐微笑道:“我们立刻给他们写信,一是报喜,告知我们双双中了秀才,也问问他们的考试结果。二是将这茶叶分成之事和分配方案详述清楚,让他们知晓缘由。”走驿站给保费,这样既安全又体面。

赵明远眼睛一亮,“我这就去找母亲换银票!写信的事,咱们分头写,一起寄出,这样更显诚意!”他风风火火地就要往外跑,找母亲换钱。

秦思齐则铺开信纸,磨墨提笔,先给林静之写信。字迹清雅工整,先报了自已与赵明远中秀才的喜讯,关切询问对方考试结果。然后详细讲述了雨露老茶的收益情况,已托赵家钱庄换成十两面额的银票两张,随信奉上。

不一会儿,赵明远也回来了,手里拿着两个精致的信封,里面各装着两张崭新的、印着“通宝钱庄,凭票即兑纹银拾两”字样的桑皮纸银票。

他一边将银票分别塞入信封,一边说道:“母亲听说是分给同窗应得的报酬,很支持,还夸我们做事有章法,重情义呢。”他也开始伏案疾书,给二人写信。

两人将信纸折好,连同银票信封一同封好,唤来赵明远最信任的小厮长贵,仔细叮嘱了一番,让他务必亲自送到驿站,加保邮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