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97章 赵父的考核(第3页)

做完这一切,两人相视一笑。接下来,便是赵父布置的考题了。

赵明远和秦思齐各取了自已的三十两银票,但此刻两人的心思已不在银钱上。

赵明远问道:“思齐,我父亲的问题,你可有想法了?怎么才能把这茶卖出更高价?还不能靠贡茶的名头。”

秦思齐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嶙峋的山石和苍翠的松柏,脑海中飞速运转。前世的信息碎片与今生的见闻在碰撞融合。他回想着赵父的话:打点官员、卖给富商。这不就是高端路线吗?如何让这高端更上一层楼,甚至成为身份的象征?

他走回书案前,铺开一张上好的宣纸,拿起一支小楷狼毫,蘸饱了墨汁。

明远,寻常货物,价高则滞。但有些东西,越是稀少,越是难得,反而越能激起人的占有欲,价格也能水涨船高。秦思齐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洞见。

赵明远眼睛一亮:“你是说物以稀为贵?”

“正是!”秦思齐提笔,在纸的上方写下四个大字:“云腴”奇货策。(形容茶味之珍贵)

接着,他开始条理清晰地写下他的“现代营销方案”的本土化版本:

限量与分级:

珍品配额: 严格限定每年“云雾老茶”的总产量(例如,仅取谷雨前后最嫩的三日芽尖,总量控制在十五斤以内)。对外宣称“天地灵气所钟,产量稀微,非人力可强求”。

等级划分: 将茶叶细分为三级:

“天字”号(极品): 仅产五十斤。只取树龄最老、最高处茶树之顶芽,由经验最丰富的老茶师手工精制。包装用特制紫檀木小匣,内衬锦缎,附大儒之亲笔题写的唯一编号“品鉴证书”及一首专属茶诗。此级专供顶级豪门或作为最重份的“人情”。(是取清明之后的茶叶制作)

“地字”号(上品): 产三百斤。品质略逊于天字号,但仍是上上之选。包装用精雕红木盒,内衬深色绸缎,附普通文人之题写的雅致茶签。目标客户为豪商巨贾、名士清流。

“人字”号(佳品): 产一千斤。品质稳定优良,包装用上好青瓷罐或竹篾精编茶筒。面向富裕阶层中的爱茶之人,作为日常品饮或中档礼品。

故事与身份:

名士加持: 主动(或制造机会)将少量“天字”、“地字”号茶赠予本州乃至省城享有清誉的大儒、名士(如致仕高官、著名书院山长)。不求他们直接夸赞,只要他们收下并在适当的场合(如文会、诗社)品饮即可。借其名望,自然提升茶的格调。可称其为“某某先生(雅号)品鉴之选”。

定制专享: 对顶级客户(如打点过的重要官员或关系极深的巨商),可提供“专属茶印”服务。在茶叶包装或“品鉴证书”上,加盖客户指定的、由名家篆刻的私印(或雅号印),彰显独一无二。此服务仅限“天字”号客户。

品鉴雅集: 每年新茶制成后,由赵家出面(或联合名士),在风景清幽之地(如名寺古刹的禅房、自家别院)举办小规模、高规格的“云腴品鉴会”。仅邀请持有“天”、“地”字号购买资格的贵宾(可凭上年购买凭证或特殊推荐信获得资格)。营造神秘感与身份认同。雅集上可请琴师抚琴助兴,林静之等才子现场赋诗。

渠道与控价:

唯一代理: 在州府及重要府城,只选择一家背景深厚、信誉卓著的大商号(如老字号茶庄、专做高端礼品的商行)作为独家代理。签订严密的契约,规定最低售价(尤其是“天”、“地”字号),严禁私下压价或串货。

预定制度: 对“天字”、“地字”号,实行严格的预定制度。每年产量确定后,提前放出风声,由代理接受登记预定,按登记顺序和客户“份量”进行配额分配。制造稀缺感和抢购氛围。

口碑维护: 严格控制品质,宁缺毋滥。若某年天气不佳,茶叶品质未达标,宁可减产或停售部分等级,也绝不滥竽充数,以维护“云腴”金字招牌。

(ps:“云腴” 常作为品茶场景的雅称,如:“烹一壶云腴,坐看庭前花落”,营造文人雅士的生活意境。很多古籍都用这个词。主角学的乐器是将会是笛,如果有其他想法!请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