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14章 改变乡亲想法(第2页)

秦茂山听得心潮澎湃:“好!好!思齐!你这主意好!读书识字明事理,娃娃们有了这点根基,日后走到哪里都硬气!这才是真体面!真恩德!”

心激动的说着:“你放心!这事包在叔身上!现在!就现在!我亲自敲锣,挨家挨户去喊人!桌椅板凳,都是现成的!”

“铛——铛——铛——!”

“各家各户听着!秀才公重开私塾!免费授课!六岁到十二岁的娃儿,不论男女,都送过来识字明理!过了这村没这店!机不可失!铛——铛——铛——!”

秦茂山那中气十足的嗓门,混合着穿透力极强的锣声,点燃了家家户户的灶火和心思。想着自已出个秀才。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一层薄雾还眷恋地缠绕墨绿的茶山上。沉寂的村庄被一阵急促而洪亮的铜锣声惊醒。

晨光熹微,秦思齐看着从村中各个家汇聚而来的人流,大多是妇人牵着,强迫着,或是半大孩子自已跑来的孩童。

他们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眼睛里有好奇,有懵懂,也有几分怯生生的兴奋。

秦茂山拄着拐杖,亲自在门口维持秩序:“排好队!排好队!男娃女娃分开坐!”

有二十来个孩子!高矮胖瘦不一,最大的看着只有九岁左右的样子,(10岁在古代,基本上就要下田干活),最小的才刚过门框,被母亲抱在怀里,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张望。

秦茂山看着这满满一屋子的小脑袋,又看看秦思齐年轻得甚至有些单薄的身影,心里终究有些不踏实。喊道:“明文!明文过来!”

“二叔。”秦明文恭敬地行礼。

秦茂山拍了拍他的肩膀:“明文,思齐年纪轻,又是头一回当先生,管这么一大帮皮猴子,怕他镇不住场子。你念过书,识文断字。从今天起,你就给思齐当个助教!帮着管管纪律,督促督促功课!”

几个大人抬着一块巨大的灰色板岩走了进来。板岩足有半人高,三尺多宽,靠在刚垒好的土坯墙上。捧来一个粗陶碗,里面是用水调好的、细腻洁白的石灰粉。搓成长条,晒干后,笔头圆润,握在手里有些粗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