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210章 学院交流名额(第2页)

他偶尔会在书院遇到仍在秀才班苦读的赵明远。赵明远因课业繁重,两人常简短交流几句,互相鼓励。

时光荏苒,转眼已至四月,草长莺飞,春意盎然。这一日,山长召集所有在院的举人,宣布了一件事。

山长抚须道:“诸位皆是我江汉书院俊才,今科春闱虽过,然学海无涯,不可一日懈怠。今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三家,欲与我书院进行学子交流,互访研学。每家书院予我三个名额,交流期半年。”

此言一出,举子们顿时议论纷纷,眼中露出热切光芒。能前往这三大闻名天下的书院交流学习,无疑是极大的荣耀和宝贵的学习机会,不仅能接触到不同的学术思想,更能结交四方英才,对未来仕途人脉大有裨益。

山长抬手压下议论,继续道:“名额有限,唯才者居之。故经书院讲习商议,决定明日举行一场考核,择优取录。考核内容非独经义文章,亦重实学特长。暂定三题:其一,经义策论,题目为《论三代以降田制得失与当今屯垦之要》;其二,数之一道,题设‘今有圆城一座,不知大小,四方开门……’等勾股测望难题数则;其三,诗赋一首,以《春江感怀》为题。”

题目公布,众人皆屏息凝神。策论题关乎经世济民的实用之学,极具深度;数算题更是刁钻,非寻常举子所长;诗赋虽常见,但要出彩亦不易。

山长见众人情绪已被调动,便不再多言,示意助教分发考题纸笺。明伦堂内顿时安静下来,只闻纸张翻动与研墨之声,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紧张与期待。

第一场,考经义策论,《论三代以降田制得失与当今屯垦之要》。

此题宏大,关涉历代经济根基与现实国策,极见功力。众举子或凝神细思,或奋笔疾书。秦思齐静心片刻,理清思路:先述夏、商、周井田制之理想与其崩坏之由。

再论秦汉名田、屯田,隋唐均田,两税法,乃至本朝鱼鳞册结合湖广乃至西南边疆实际情况,论述屯田于巩固边防、安抚流民、增产粮食之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