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210章 学院交流名额(第3页)
并提出兴修水利、优抚屯军等数条切实建议。文章结构严谨,引证翔实,见解深刻,非死读经书者所能为。他腕底生风,一行行端正楷书流淌于纸笺之上。
第二场,考诗赋,《春江感怀》。
此题较前者更重才情兴发。举子们稍舒口气,各自构思。秦思齐望向窗外,但见春意盎然,远处似有江涛声隐隐传来。
沉吟片刻,并未急于下笔,而是回想起自己寒窗苦读、母亲辛勤持家、乃至白湖村乡亲们于土地上年复一年的耕耘与期盼。心中渐有所感,提笔蘸墨,一首五言律诗缓缓而成。诗中既描绘了春江浩荡、生机勃勃之景,又融入了韶光易逝、功业未就之思,更暗含了欲济苍生、不负春光的抱负。诗风沉郁顿挫,格律工稳,虽非惊才绝艳,却也情真意切,中正平和,颇具风骨。
第三场,考数之一道。
题目下发,堂内顿时响起一片轻微的抽气声和嘀咕声。题目不止一道,包含了计算田亩、分配赋税、计算工程土方等实用问题。
而压轴之题:“假令有圆池一所,不知大小。立一丈高表于池南,目窥表顶,适与池北边沿相合。后却行一百二十步,复立一丈高表,窥之,亦与池北沿相合。问池径几何?答曰:……”
此题需灵活运用勾股定理与相似比例,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计算繁琐,极考验逻辑思维与耐心。许多举子于此道本就生疏,见状不禁抓耳挠腮,愁眉苦脸。
秦思齐看到此题,神色依旧平静。不慌不忙,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图形,清晰标注已知数据,设立天元(未知数),然后一步步推导比例关系,列出算式。
堂内只闻一片细密的算盘声和算筹碰撞声(注:明代算盘已普及,但文人雅士或考场为显古风,亦有使用算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