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215章 下山打牙祭(第2页)
米饭管饱,但亦是粗糙的籼米,远非赵明远家中惯吃的精米白面。
这般饮食,对于潜心向学、意在磨砺心志的学子而言,自是足够,甚至可称美德。但对于自幼锦衣玉食、口腹之欲颇盛的赵明远来说,简直是每日的煎熬。
来书院不到十天,赵明远便对着餐盘唉声叹气,原本圆润的脸颊似乎都清减了几分:“这哪里是饭菜?分明是喂兔子的青草!日日如此,寡淡无味,嘴里真要淡出个鸟来!思齐,你瞧瞧这肉,需得用放大镜才寻得见!这油星,比天上的流星还稀罕!”
秦思齐倒是安之若素。咽下口中的饭菜,笑道:“明远,古人云‘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书院此举,亦是让我等体会清俭之道,免于沉溺口腹之欲,耽误正业。”
“清俭之道?”赵明远苦着脸,“再这般‘清俭’下去,我怕是要羽化登仙了!读书耗费心神,更需美食滋补啊!我这身子骨,都快被这清汤寡水掏空了!”
一旁的李振也微微蹙眉,他家中虽非巨富,却也殷实,对这般饮食也有些不适,只是涵养较好,不曾像赵明远般大声抱怨。张祥瀚则默默吃着,此似乎并不太在意。
李文焕和林静之作为过来人,看着赵明远的惨状,不禁莞尔。林静之慢条斯理道:“明远稍安勿躁。书院膳食确是如此,意在磨砺心志。不过,也并非全无打牙祭之法。”
赵明远一听,眼睛顿时亮了:“静之兄有何妙法?快请指教!”
李文焕接口笑道:“妙法便是——下山。”
“下山?”赵明远一愣,“书院管理甚严,岂能随意下山?”
“非是随意。”林静之解释道,“每十日一休,或完成重要课业后,经斋长报备允准,便可结伴下山,至山下的市镇或城中采买物品,或略作品尝。”
然而,这下山二字,说起来轻松,实则也是一番小小的考验。岳麓书院坐落于岳麓山腰,虽非绝顶,但从书院山门至山下的湘江渡口,也需走好一段蜿蜒曲折的青石阶路,俗称登山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