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应天书院(第3页)
向守门的院役老者说明来意并递上荐书后,老者态度和蔼,请他稍候。不多时,一位身着儒衫、年约四旬、气质温文的先生迎了出来,自称姓李,是书院的典谒。
李典谒语气温和,查验了荐书,点头道:“秦举人远道而来,辛苦了。请随我来办理入谒手续。”
跟随李典谒进入书院,办理完毕手续。李典谒亲自为他安排了住处,一间位于书院西厢的清净斋舍,并告知他书院的讲会时间、可阅览的藏书区域以及需拜见的几位主要讲席先生。
“秦举人可先安顿下来。明日恰有山长亲自主持的《春秋》讲会,届时可来聆听。若有疑问,可随时来寻我。”李典谒叮嘱道,态度亲切如友。
秦思齐行礼:“多谢李典谒!”
在应天书院西厢斋舍安顿下来后,秦思齐环顾这间虽整洁却仅容一榻一桌一椅的斗室,微微蹙起了眉头。
此处清静雅致,用于自己读书固然极好,但秦实诚与秦明慧却无法在此栖身。书院虽有仆役房,但多为书院杂役和学子自带的贴身小厮混居,环境嘈杂,且规矩甚多。
思忖片刻,决定再去寻那李典谒询问。整理了一下衣袍,他便出了斋舍,凭着记忆寻至方才办理手续的堂署。
李典谒果然还在案前整理文书,见去而复返的秦思齐,含笑问道:“秦举人可是还有何事不明?”
秦思齐拱手一礼,恳切道:“打扰李典谒了。确有一事想请教前辈。晚辈此次游学,带有两名书童随行照应。书院斋舍精雅,然于安置仆役似有不便。不知这书院周边,可有清静稳妥的民居可供租赁?不需宽敞,但求干净安全,离书院稍近便好。”
李典谒闻言,捋须点头表示理解:“原来如此。秦举人考虑周详。书院虽好,但规矩所限,确实不便安置多人。”
沉吟片刻,道:“书院西北后街,名为学仁里,多有房舍租赁与往来学子的家眷仆役,或是准备应考而久居于此的举人。
那里距离书院不过一炷香的脚程,不算远,且多是读书人相关,环境相对清静安全。秦举人可去那里问问看。只是……”
李典谒略一顿,语气略显无奈,“因毗邻书院,又常有赶考学子聚居,那处的租金,比起城中其他地方,可是要高出不少。”
“多谢李典谒指点迷津!租金之事,晚辈省得。”秦思齐心中有了底,再次谢过李典谒,便告辞出来。